作者 | (韩)朴圭媛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特色:
十年前的那一天,我难得与丈夫回了一趟娘家。刚好妹妹夫妇也在娘家,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得的快乐时光。像这样全家人聚在一起实非不易。吃完午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叙长问短,谈论着孩子们的情况。这时,母亲突然非常严肃地说了一句话:“孩子们,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我想跟你们说说早就想说的一些事情。”“什么事情?”从母亲的脸上表情可以看出,比刚才有说有笑地谈论其他事情时多少显得有些严肃。虽然我结婚后没能经常回娘家,但怎么说也是家里的大女儿。“也许是我上了年纪的关系,这些天经常想起你们外祖父家的长辈们。”“外祖父家的长辈们?”“是的。你们外祖父家中出过很多优秀的人。一个家庭里出了五位独立功臣,难道是容易的事情吗?虽然我不敢断定,但我想在我们国家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只因为他们品性谦虚,淡泊名利,所以很少被世人知道。”虽然母亲说话的表情十分严肃,但我也只记得曾经听说过好几次的那些长辈的名字而已,还记得他们作为独立功臣而获得过勋章。其中包括曾任重庆临时政府副主席的金奎植博士,以及金淳爱、金玛利亚、徐丙浩、徐载贤……“不过,除了这五位获得独立功臣称号的人以外,其实还有一位功臣。”这话我可是**次听说。不仅是我们姐妹,就连坐在旁边的我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也以非常认真的表情专心听着母亲的话。“是哪一位?”依然是作为大女儿的我问道。“那是你们的曾外祖父金弼淳。他是世富兰西**届毕业生,又是我国*早从事西医的人。而且那几位获得独立功臣称号的长辈,也都是受他的影响而投身于独立运动的。”“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被遗忘了呢?”我们把目光再次移到了母亲的脸上。对我来说,结婚以后就没有特别关心过娘家的事情。我只是把心思都用在照顾丈夫和孩子身上了,即使在娘家有时也说起这方面的事情,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表现得如此关心。“后来我才听说在‘6·25’战争之前,国家有关部门曾整理过他的功臣资料,遗憾的是这些资料在战乱中全部丢失了。后来,因为缺乏资料,就一拖再拖,再说这又是20世纪初的事情,能够证明他活动的有关人士也都相继去世……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实际上他是我们家族中参加独立运动*早的人,也是独立运动的核心人物。” 真是这样的话,过去至少应该听说过几次。可是,已经年过四十的我,却是**次听说他老人家曾是世富兰西**届毕业生,又是我国*早从事西医的人。“我说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想给家里重新增添些什么光彩,只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总认为对他老人家所做过的事情应该有个真实的记录,所以才跟你们说说。尤其是趁着我还没有太老,还有些记忆的时候。”母亲似乎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想好了一切,甚至提出了向电视台讲述家族长辈们事迹的想法。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