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修辞(插图本)

作者康家珑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特色:

米歇尔说:“我不是有意打扰你。” “你没有打扰我,让我来告诉你怎么办。改日让我们相互找对方喝一杯 。” (第二天,米歇尔找上门去“喝一杯”。) “米歇尔,你简直让我发疯。你不能如此教条地理解我们美国人所说的 一切。我说‘改日我们喝一杯’,这仅仅是个托辞,因为我想阻止你在我窗 下喊叫。” “那你只要告诉我你不想见到我就行了,”米歇尔伤心地说,“但不要 请我来约你,然后又失约。” 我感到很难受:“的确,用这种方法对待你,我心里很不安。问题是, 我们美国人习惯于用不久再相聚的许诺来相互道再见。在这个国家里,没有 人会认为对方要实现这个许诺。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街头偶尔碰到 的每个人去吃便餐的话,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详见阿尔特·布赫瓦尔 德《改日我们喝一杯》,《海外文摘》1998年第1期) 这位美国人不断地让他的法国朋友“上当受骗”产生误解,原因就是这 个美国人说话的时候,没有适应交际对象。他根本没有注意到法国朋友的文 化背景:法国朋友并不了解美国式“委婉”的含义,在理解这种“委婉”语 言的时候,依据的常常是法国的传统文化。“人是社会的动物”,“一方水 土养一方人”。不同社会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习惯,常常 会影响他的语言交际。 如果修辞不切合语境,就会影响交际。这就是说:对所有的人来说,说 话只要贴切就行;没有必要用正确或错误,准确或含混去衡量说话的对与错 。语用的要诀在于,知道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所说之语是不是真理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恰当不恰当。衡量说话是否切境,就是看说话是否符合交际 目的、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说话有时必须真实准确,有时为 了保密、为了对付尴尬……又可以说假话、说错话,也可以转移论题“王顾 左右而言他”,甚至可以反驳、训斥等,下面的例子就是这样。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