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熊元俊 编著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特色:
“日本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建立在恣意性行政管理和金融羁绊基础 上的不合理性的日本式金融体系,不适应合乎理性的美国式市场经济。”在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破产之后,长银综合研究理事长竹内宏在《日本金融败战 》一书中直言: “美国是世界霸权国家,作为远东地区的政治小国日本,不得不采用美 国的规则。结果,日本终于遭到了‘金融败战’。”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的上升,日本当年受到的压力同样会以各种 形式跟随来到中国。 *明显的是,美日多国*近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一再施压,其背后原因错 综复杂,直接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勇气。 金融开放的同时,中资银行也面临走出去的问题,其中包括中资银行艰 难的海外上市之路。 “虽然看起来美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严厉,但却体现了*佳的国际先进 做法。因此,即使不寻求去美国上市的中国的银行,也应该向这些要求尽量 靠拢。”目前全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全球金融服务部主席Jeremy scott如是言。 诚然,中资银行必须加速改革进程,并在改革进程中*大限度地维护自 己的利益。 现为银监会主席的刘明康,2003年初仍任中国银行行长,当时不无忧虑 地建议:“鉴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政府有必要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 循序渐进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因为,银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很大,稍 有闪失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世界银行的中国问题专家曾经说过,中国的银行业要花10年时间准备 入世。我的判断是,准备得好不需10年,准备不好10年也不够。”刘明康坦 言,“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争取5至10年内成为有竞争力的商业银行,否则将 无法生存。” 随着金融业大门的逐渐开启,我国银行市场营销将面临外资金融机构带 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营销环境也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