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十二句作文法”是在分析历年四级写作试题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模板式作文法,其核心是按照写作试题的题目要求套用相应的模板,从而写出由十二个句子组成的主题突出、逻辑性强的四级作文。这种写作方法既简便又实用,在确保考生写出高分作文的同时,还可以为考生节约考试时间。 概括起来,“十二句作文法”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积木式”作文模式 所谓“积木式”写作思维,是把写作文看作是像用积木搭建房子一样,把组成篇章的段落看作是建造房子的材料—积木。搭建房子(写作文)首先要弄清楚房子的布局(作文的结构布局),然后再选用适合的积木材料(组成篇章的段落)。积木(即段落模版)是固定的,房子的搭建则是灵活的,这是“十二句作文法”*大的特点。很多考生在写作时既不从整体布局上思考作文的构架,也不列提纲,想到一句就写上一句,刚写几句就无法再写下去了,这当然是写不出好作文的。这本书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作文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并提供能够穷尽各类考研作文的段落模板,让考生学会一种全新的写作思维方式。 二、“三段式”文章结构 作文都应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可以描述信息,揭示问题或寓意,说明现象,表达主题,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主体部分可以解释原因,举例说明,说明结果,分析优势,对比异同,是说明问题的主要部分;结尾部分则可以提出解决方案,表达个人观点、态度及建议,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是使作文圆满地结束。 三部分各自形成完整的段落,相互衔接,相互补足,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每一个段落又由四句组成,这样就形成了“十二句作文法”的完整结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针对各类应用文也总结了相应的十二句模板,与非应用文的“十二句作文模板组合法”遥相呼应,使考生无论遇到任何类型的作文题目,都能够套用模板、迅速行文。 三“先写死,后写活”写作原则 模板虽然看似固定不变,但也要避免生搬硬套。“先写死”即熟记各模板句型,掌握其结构层次,以备行文,“后写活”则意味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运用各类模板,并合理拓展出新型模板。 “十二句作文法”的各类型模板来自于对1996年到2005年的二十一道真题的研究,因此在真题演练部分又将模板回归于真题来证明其适用性。同时再辅以大量预测题型加强训练,对每道题首先进行分析与谋篇,套用不同的段落模板组合,然后给出优秀的范文,通过范文点评引导考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程序,潜移默化地熟悉各类模板,*后达到能够熟练套用模板的程度,使考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十二句作文法”的“先写死,后写活”原则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