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通过研究“不益惩肃之理”,为当今人类对死刑是否具有特殊震慑力提供一个传统的视角。具体而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不益惩肃之理”的背景、内容及对其深层意义的理解和反思;第二部分结合“周末隋初”的社会混乱和冲突,分析了“乱世”之下“不益惩肃之理”的治理逻辑;第三部分分析了法律儒家化、墨家“兼相爱”以及佛教“积善余庆”这三个视角下对残酷死刑的批判态度,构成了“不益惩肃之理”的学理基础;第四部分通过对中国古代礼刑、情法等天道观念进行阐述,论证了“宽刑育物”的天道观念;第五部分在前述部分的基础上,论述了对死刑威慑论从迷信到终结的思想变化,对古代残酷死刑方式的从保留到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