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1934年的求武纪事

作者李仲轩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特色:
中华武术黄金时代的*后一个见证者,以七十余年的武术实践,揭示了中国武道的无上境界,其动人的武林故事,将唤醒每一个读者的尚武精神……如果说李老是继录禄堂后又一位武学圣人,可能有的人要反对!但我的感觉是孙公从[雅]的地方解读武学,而李老却反其意而用之,从生活琐事谈起,滴水映月,同样把高深的东西说的清清楚楚,一雅一俗,相得益彰!看李老的文章,不敢往下翻,看一个字少一个字,心中的喜悦和悲伤混在一起,难以言说。内家拳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好的礼物。内家拳能改变人的命运,前辈们宁右无衣无食都不曾放弃。李老给我们后辈的恩情太大了,怎么感谢都不为过。李老讲的虎豹雷音救了我的命,人生从此改观。李老把*宝贵的东西都说了,一点门户私心都没有,如此胸怀,的确是得道大师、后辈的楷模。受李老师惠太深,唯一的报答就是让内家拳永传下去了。李老讲的东西真是宝贵。他没收什么徒弟,却在*关键的时候指点了无数后辈。李老的文章会和经典拳论一起永传后世。——读者评论一部退隐武林宗师的拂尘之作,唤醒即将泯灭的尚武精神!西单守门近50年的一位老者却是中国武术界的一位至尊前辈;34岁退隐江湖、文革时期倍受迫害、10余年劳动改造;中华武术黄金时代的*后一位见证者;以七十余年的武术实践向您生动口述*真实动人的武林故事;揭示中国武道的无上境界其实就是“禅”的境界。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天马行空,吸引无数民众。而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却始终迷雾重重。此书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武林,不单是给武术界看的书,更是一本给普通人看的书,大师口述历史,种种细节、滴水映月,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书中图片珍贵、还附有拳谱、心经释意,是讲述武魂*高境界的**书。

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多年来高温不退,而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浓雾重重,一般民众难有概念,甚至会觉得武侠文化仅是想象和虚言。此书则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武林。真实比想象更精彩,清朝灭亡后,民间习武的禁忌被打破,为解救民族危机,孙中山、冯玉祥等政界领袖提倡武风,甚至直接在武馆任职,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期,其中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代表着武术实战的*高水平。李仲轩先生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后退隐几十年,未曾受过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扰,他所见证的三位大师的生活、功夫造诣,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李仲轩先生生于书香门第,被唐维禄悉心培养,后又被尚云祥、薛颠破例收于门下,三位大师着重的是他的文化素质。果然,一个甲子过去,人间经过又一上轮回,当三位大师的徒弟一辈人尽数凋零的时候,李仲轩凭借他的文化素质,给世人留下了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收李仲轩为徒,是三位大师早有的深意。老一代拳师多因文化水平所限,即便武功修为很高,却深陷无法表达之苦,李仲轩能留下文章,是中华武术的一次险胜。书中有武林事件,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区别于西方技击、为我中华所独有的训练体系。武术来源于道家文化,但当今往往练武是练武、道学是道学,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此书则把两者联系在一起,道出了武术的无限进境。这不单是给武术界看的书,更是一本给普通人看的书,此书有着具体而微的种种细节,滴水映月,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