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考考点总复习课时讲练-(新课标)

作者刘汉文、陈青云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特色:

《新课标•中考考点总复习课时讲练 英语》是一本凸现课标新理念、把握中考新动态、指点备考新策略、有利学生长远发展的课改中考复习用书,它具有立足知识系统性、注重备考实用性、着眼编排科学性、针对英语学科性等特性。该书遵循复习规律,紧扣课标考点,着眼焦点热点,突出重点难点,是初中课改毕业班师生中考三轮总复习时课堂上用的一种很好的“课时复习”教材。 本书以中考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彰显知识的权威性、例题的典范性、习题的原创性、题型的多样性、解题的创造性、方法的实用性,因而学生以本书为蓝本,能够系统、扎实、高效地进行英语备考复习。 本书的体例依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分单元、专项编写,与复习同步,以课时呈现,能帮你调控复习速度,规范复习流程,提高复习效率。它主要由以下几个板块构成: “中考导航”每课时开头,在综合分析近两年各地课改区试卷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本课时在中考中的地位、题型、命题热点及其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大约分值,使师生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考点归纳”以课时为单位,主要介绍该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重难点以及复习应掌握的方法点,体现了课改的三维目标,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复习的“航标”。 “解题指导”是课时复习的重点精讲内容。每课时精心选编了3-10道典型例题,按由浅人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细腻的指导,既有解题[思路探究],又有答题[误区警示,还有开拓思维的变式题,这无疑有利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 “多维思考”是经历了本课时的知识学习后,针对自己的实际和本课时一些重难点所作的多方位思考。通过思考,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时的知识,而且还能学会解答本课时所涉及题目的解答方法与技巧,真正达到学中思,思中悟,悟后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课堂演练”主要由基础题构成,题目不难但知识全面,是掌握本课时学习内容非常好的练习“热身”方式,也是检查反馈自己学习效果*有效的途径。 “过关检测题”是覆盖本课时全部考点的能力训练题。该组题题型多样,题目新颖,既有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上的亮点试题,又有编者原创的紧贴中考命题新思维,注重拓展与创新的好题。通过这些题型的训练,能够迅速地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中考模拟题”这是选编体现中考脉搏(走向),具有时代特征,注重语言实践性,全方位预测2007年中考的模拟试题。这三套模拟题为您提供一个中考练兵的舞台,助您提前进入中考的体验,较好地适应中考。 “答案与点拨”全面提供了各个栏目例题或练习题的答案,其中许多试题思路点拨能使您深受启发和引导,易于掌握解题钥匙,更好地开发智力。  纵观全书,她具有“优在三新,好在三全,贵在实用”鲜明特色,即有以下三大特点:  特点之一:新  本书把“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突出实际应用”贯彻编写始终,这就充分体现了课改新理念。本书严格遵循新教材的内容,在体例设计和例习题选编上重视创新。例如,为了突出方法指导,对例题重在思路探究,而把解题过程留给学生完成;为了避免解题出错,对典型错解以“误区警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辨析;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以“变式题”形式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开拓视野,提高多方面能力。从而使本书成为“理念新、体例新、试题新”的“三新”品牌丛书。  特点之二:全  本书以课时复习的形式覆盖了初中新学的全部内容,又以例题思路探究、习题思路点拨等形式全方位地渗透了初中所学的物理思想方法。特别是在题型的选择上,本书注意把全国150多个市以及**批38个国家级课改区近两年中考试卷上的新题型都选用了。这就是说,本书已成为一本“知识全、方法全、题型全”的复习用书。  特点之三:实  本书的学习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基础性目标,又有发展性目标;既有课堂演练的基础题,又有能力训练的提高题。  本书分三轮复习设计,**轮为基础复习,安排在第1至25课时;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安排在第26至30课时;第三轮为模拟训练,编拟了三套以课改区中考试卷题型为模式的中考模拟训练题。  本书依据初中毕业年级总复习教学实际,把一、二轮复习目标分别落实在30个课时之中。每课时既有考点梳理归纳,又有范例解题指导;既安排了课内基础训练,又安排了课后能力训练。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