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秘语-肢体语言手册

作者(英)彼得·卡雷特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特色:
如果有人告诉你,当你和别人握手时,你的手部姿势已经暴露了你的性格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时,你信吗?你是否知道,当你说谎时,用某个词可能比用另外一个词更容易被人揭穿?不管你信不信,你的身体正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泄露你的真实思想与情感,甚至在多数情况下,连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不过不用担心,不只是你,别人也是这样。事实上,这些无意识的体态秘语,正是人类产生互动的基础。在肢体语言和“秘语”的世界里,不存在秘密,连你的潜意识都将被解析。 某些体态秘语是由大脑中不自知的过程控制的,所以它们不受人的意识左右。与人们道出的感情相比,这些体态秘语能更为精确地展示他们的情绪。一边是相信某人滔滔不绝的言语,一边是观察他们不自知的体态秘语,如果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你应该选后者。在书中描述的事例中,金科玉律永远是“信任体态秘语”,而不是某人的夫子自道,更不是别人的闲言碎语。 体态秘语仿佛语言的构成要素,但它是极不寻常的语言要素。要想精通这套语言,观察必须更加细腻。全力关注体态秘语,会使我们对别人更加敏感,*终也会使我们与别人的交往更富成效。

预示性的体态秘语 某些体态秘语是预示性的。它们会表明,某人下一步将做什么,或者对此可能怎样终结。想象这样一种情形吧:一对青年男女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聊天。女方决定,是她离开的时候了,但她并没有宣布自己就要走了,然后拔腿走人,溜之乎也。相反,她分阶段实施。为了确保不令男人尴尬,她开始做出一系列的“意向性作动”,向他表明她想离去。这些动作包括:对于自己的目光作小小的调整,以某种方式摆放自己的胳膊和腿。这些意向性信号未必是有意做出的,女方甚至没有意识到,她做出了那些动作。尽管女方发出的信号不很明显,但男方可能已经发现,并相应的改变了自己的姿势。通过回应女方发送的信号,同时了出自己的信号:他要向她表明,他理解了她的意向。他可能没有觉察到她发出的信号对他产生的影响,也没有觉察到自己是如何做出回应的。事实上,由表示要离去的体态秘语组成的全部会话,都是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情形下上演的。 人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形下回应体态秘语,这样的实例还有许多。两人交谈时,其中一方或双方“映射”(mirror)对方的姿势,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例如,一人交叉双腿,然后转过脸去,几分钟后,她的朋友可能做出丝毫不差的动作。我们在这样模仿别人的动作时,通常会忘却自己的动作,只有在被别人指出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打哈欠就是依据类似的原理发生的。我们都知道,打哈欠是极具传染性的,一个人打哈欠,他边上的人就很可能会亦步亦趋。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哈欠也会引起模仿,只要看到有人张嘴,或者听到打哈欠的声音,就足以令人身体力行。 我们解读别人的意向性动作的能力高度发达。我们不需要去想就可解读。我们的解读是自动的、快捷的,通常也是异常准确的。与其他生物一样,我们需要知道别人是否对我们有好感。我们不是等着看他们怎么做,而是迅速扫描他们的行为,寻找意向性动作的蛛丝马迹,因为这些意向性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他们下一步可能做什么。 意向性动作在解决对抗时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动物世界中,动物一般用威慑性信号恐吓对手。这样,个体不必冒着受伤的危险赤膊上阵就会得其所欲。如果威慑性信号无效,身体攻击可能就难以避免。一般的假定是,使用威慑性信号的个体有可能发起攻击。不过,关于鸟类和鱼类的研究表明,威慑性信号并不必然导致攻击。在某些情形下,只是虚张声势:在某些情形下,发出威胁就足以达到目的。这项研究证明,威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