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薪传-上海市全国第三批师承班学术继承人论文精选(上海市全国第三批师承班学术继承人论文精选)

作者暂无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特色:

一、学术渊源 1.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关乎“五脏”,然与“肝”*为密切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有“干癣”、“松皮癣”、“白■”等名称。如隋代《诸病源候论·疮痛诸侯》中说:“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明代《疮疡经验全书·癣候》中也有类似记载,如:“干癣,搔则出白屑,索然凋枯,如蟹胍路之形。”至今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仍沿用“干癣”这个名称。 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称之为“白疙”,如说:“白疙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肌肤,亦由血燥难荣外。”清代《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类似。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外科学》(第五版)开始用中医病名“白疙”为银屑病,沿用至今。 马绍尧教授早期认为银屑病初起多由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日久化热而生;有的因脾虚失其运化,湿热蕴积,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郁阻于肌肤所致;或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日久化热化燥,气血耗伤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瘀阻肌表而成。也有因禀赋不足,肝肾两亏,冲任失调而发病(马绍尧主编《实用中医皮肤病学》1995版)。近几年由于病例增多,经验累积,学术思想有新的拓展。他认为该病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是外伤皮肤,内伤脏腑,与五脏均有关系,尤以“肝”的关系*为密切。《内经》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主身之血脉,诸血皆属于心;藏血主神志。《灵枢·本神》说:“任物者谓之心。”《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精神活动涉及五脏,主要归属于心。为生之本,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而银屑病的初发与复发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临床证候急性则血热,稳定则血燥,病久则血瘀。 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主疏泄,畅气机,主藏血。《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说:心之合脉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诸血者,皆属于心,人卧血归于肝。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说:“司疏泄者,肝也。”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肝虚多是血虚,银屑病有血虚证;肝气郁结多由精神刺激,气机不和而成。《类证治裁》中说:“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是本病重要的诱发因素,尤以女性患者为多,肝脏蕴热,或肝气郁久化火,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类证治裁》指出:“木郁则化火”,吞酸胁痛,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