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对于我们来说,列宁并不是一个僵化、怀旧的名字,相反,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我们力图去复活的那个列宁是正在形成中的列宁,是那个被扔进灾难性的新情境中的列宁……回到列宁不是说去重复列宁,而是在克尔凯郭尔的意义上去发现一个列宁,在今天的情境下去发现那种相同的脉动;回到列宁不是像一个怀旧者一样回到“美好的革命的旧时代”,也不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旧的方案作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式的调整,而是像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条件下重新制定革命方案一样,去重新认识当前的世界条件。 齐泽克:《哈特和奈格里为21世纪重写的<共产党宣言>吗?》 非物质劳动概念有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商品的“信息内容”,它直接指向在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大公司里的工人劳动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在那里,直接劳动所需的技能逐渐变成神经机械学和电脑管控的技能。另一方面,关于生产商品“文化内容”的行为,非物质劳动包括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换句话说,这类活动包括界定和确定文化与艺术标准、时尚、品味、消费指针以及更具有策略性的公众舆论等不同信息项目的活动。这类活动曾是资产阶级及其后代的特权领域,而从1970年代末开始转变我们界定为“大众智能”的领域。 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 整体而言,城市是一个集合体,涵盖了地理学意义上的神经丛、经济组织、制度进程、社会活动的剧场以及艺术象征等各项功能。城市不仅培育出艺术,其本身也是艺术,不仅创造了剧院,它自己就是剧院。正是在城市中,人们表演各种活动并获得关注,人、事、团体通过不断的斗争与合作,达到更高的契合点。 对人们来说,不仅要有更好的技术团体,更要有敏锐的社会理解,进而来展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在合适的个人和城市架构下演绎自我,这些正是下一代城市的使命。 ——路易斯·芒福德:《城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