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

作者宇妥.元丹贡布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特色:
这是一部来自古老西藏的医学巨着,一部地道的原生态健康手册,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医的《黄帝内经》。本书旨在将藏医宝典《四部医典》和80幅医学唐卡这两大瑰宝完美结合,采用图解的形式将唐卡局部逐一分解放大,使您在尽情欣赏难得一见的国宝之时获得智慧,并让古老而神秘的藏医文化为更多的人带去福音。  古老的西藏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与灵感,《四部医典》就是一本有着极大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而尚未被一般人所了解的“奁中宝玉”——因其重要,所以千年以来在传承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也正是因其传承严格,所以才会使其自成体系,保持着纯正的原生态”血统”。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开始有《四部医典》的汉译版本出现,但遗憾的是,藏医的另一瑰宝,详细表现《四部医典》医理,养生、治疗秘法的珍贵医学唐卡,一般读者却无缘一见。因此,我们在重新编著出版这部藏医巨著时力求做到:  以*权威的版本为基础,用通俗的文字加以表述,既忠实于原著。又适应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  汇集80幅珍贵的《四部医典》医学唐卡。让原汁原昧的唐卡艺术为您带来完美的视觉享受。  采用图解的形式对原图进行重构。做到使文字语言与图象语言一一对应,让您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获智。

西藏历史上的名医及南北两大流派  藏医的发展历史可以一直往前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世纪,根据西藏古代鬯籍《述臣语录》中的记载,那时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就已经认识到些野果、野菜、动物、矿物可以解除身体的病痛,并且得出了“有毒就有药”的认识,懂得了药可以解毒的道理。到了公元4世纪,人们已经懂得用融化的酥油止血,用制作青稞酒时剩余的酒糟治疗外伤,对于饮食的益处与害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意味着藏医药学已开始萌芽。但由于当时落后的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缺乏规范化的本民族文字,从藏民族形成一直到吐蕃王朝建立,藏医药学始终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他制定官制和兵制等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并创造了规范的文字。藏文的创制促进了藏医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升华。8世纪初,藏医**部综合性医书《月王药诊》问世。  不久,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即位,他继续推行鼓励各国名医人藏传授医术、编译医药著作的政策,大力扶持藏医药学的发展。在他执政期间应聘入藏,并荣获藏王赐名的唐朝名医东松嘎瓦*后定居西藏,为了使东松嘎瓦的医术后继有人,赤松德赞在全藏挑选出九位优秀的青年,追随东松嘎瓦学习医术。这九位青年在东松嘎瓦的培育下,*终成为吐蕃王朗中期的九大名医。而在这九大名医之中,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犹为著名。他跟随东松嘎瓦学医有成后,又曾到全藏各地及尼泊尔、印度等国游学,学成归国后,被赤松德赞任命为首席侍医。他广泛吸取《医学大典》《月王药诊》等前人医书及同代医学著作的精华,认真总结个人的实践经验,并博采各地民间医方,经过二十余年的辛勤劳动,终于著成举世闻名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为藏医药学体系的形成奠定厂基础,标志着藏医学从此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  12世纪末,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的后裔字妥·萨玛元丹贡布又对《四部医典》进行了认真的批注,并结合《四部医典》成书后三百余年里医药学的发展对医典做了系统的补充和修改。除此以外,他还编撰过多部解释《四部医典》的论著及《五行调和论》《本草大全》等十余种医药专著,对藏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3世纪时,西藏萨迦王朝归顺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重新恢复了统一局面。统一后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日趋稳定,推动着藏医药学蓬勃发展。这一时期,萨迦王朝著名的医学大师嗄玛巴·仁钦多吉撰写了《药物总汇》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