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金点子

作者蒋一方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特色:

儿童的挑食、偏食习惯也可追溯到婴幼儿期,母亲因为个婴幼儿喂蔬菜时出现困难,如不咽下去,或立即吐出,或扭头拒绝,而很少喂蔬菜,造成婴幼儿不爱吃蔬菜。有些幼儿由于瘦肉会嵌牙而不爱吃肉。由于不良饮食习惯从小养成,要改也难。2.潜伏期长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以后,通常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影响健康。有时可能一年半载后才出现,如不爱吃蔬菜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有的可能长达数年或几十年,如吸烟所致的肺部疾患。这使得人们不易发现和理解不良生活方式与某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加之长期养成的惯性模式,要改变不良行为实际上会非常困难。但这也给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创造了有利条件。3.特异性差 与生物性致病因素相比,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可出现一因多果,即一种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和多种疾病有关,如吸烟与心脏病、肺癌等多种疾病有关;或一果多因,即一种疾病可以和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不良膳食行为、运动锻炼太少、喜欢坐着娱乐消遣等危险行为都有关系。又如高血压与吸烟、高盐饮食、饮酒、缺乏运动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如果对不良生活方式不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4.协同作用强 当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终产生的作用将大于每一因素单独作用之和。因此,在肥胖干预中。采取一项干预措施的不如采取多项措施的效果好。5.变异性大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大小和发生时间的早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的严重程度,如嗜好的程度、嗜好的范围、养成不良习惯的时间长短及有多少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6.广泛存在 不良生活方式涉及面宽,包括衣食住行。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了不良生活习惯,孩子从小会受到父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亲戚朋友中的不良习惯也会在交往中相互传染,电视广告或报刊杂志的宣传常常误导人们对食品的选择,有些不健康环境也会促使不良行为的形成。因此,沾染不良生活方式或习惯的人们几乎遍及社会各个年龄层次、各行各业,对人们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可估量。四、不良生活行为的转变及其模式不良生活行为即危险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不良生活行为形成*早的外部环境,在家庭中包含了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它们常常对儿童早期不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