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中的传媒抉择

作者喻国明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特色:

2005年对于中国的传媒产业而言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太多的压力和变数一起堆积在这个年纪尚轻的产业头上,重重叠叠的问题和迷茫挤压着它,让它生平**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困惑。 造成困惑和困境的原因大抵都是一样的,多数情况下,很可能不是现实的空间挤压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受困于我们手中的那个屡试不爽的运作模式以及我们脑中的曾经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因此,突破困惑的智慧感悟和突破困境的自由发展,源自于对于我们现实困惑和困境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遭遇拐点 如果说两年前人们对于拐点的认识还是一些先觉者的预言,那么,2005年,拐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的切肤之痛了。有两组数据极具代表性,一是被誉为中国报业海外上市**股的北青传媒200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8%,其中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6.9%;净利润为17万元人民币,与2004年同期的6630.9万元相比,大幅下跌99.76%;还有广告收入连续11年居全国单张报纸之首的《广州日报》,2005年1~7月,其广告额出现6.25%的负增长。 报界两大领军媒体的同时衰退绝不是偶然巧合。尽管北青传媒对于年报数据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宏观调控,导致了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广告的大幅度下降,影响了上半年的业绩。而且事实上,两家报业的广告结构中,房地产的广告所占比重也确实偏高。据有关机构的监测结果,2003年,房地产广告收人占《广州日报》所有广告收入的39.8%(2002年占到44.2%),而占《北京青年报》所有广告收人的比重更是高达63.2%①。但是,人们还是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实力型传媒的两家报纸媒体,为什么面对市场变化时竟会如此缺乏应对能力? 其实,上推到2004年中国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的统计数据就会发现,遭遇广告经营的危机不仅仅是一两家报纸,2004年在全国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16%的情况下,四大传统媒体的平均增长仅为5%,这是中国传统媒体广告经营的增长速率自1981年以来**次下降为个位数,而报纸更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如果我们把目光抽离具体的某一家媒体,站在高处审视中国传统传媒产业的发展态势,寻找它失速并进人拐点区域的原因,就会发现,我国传媒业所面临的危机和转机都是发酵已久,及时萃取便是美酒,错过时机便是毒物。 关键词:规则双重失灵 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是指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市场调节机制不能解决市场缺陷而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