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作者欧阳志远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9-09

特色: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的贝伦召开了第三次科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发表的《贝伦宣言》从一般意义上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同样予以保护的重要性。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一个时空跨度大、难度高的命题,关于两种多样性的研究,目前分别都有一些,尤其在文化多样性方面,例如关于世界多极化的讨论,甚至达到了比较热烈的程度,然而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具体科学的层面,而且有的还存在某种误导,本书从哲学层面揭示两种多样性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了当代世界全球性问题的本质。主要创新之点:1)论证了全球化的二面性:既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的一面,又有人为推动的一面,因而其中包含相当程度的误导。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做出了一些预见,从而对西方学者提出的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做出了回答。2)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性的角度对文化多样性的必然性做出了论证,并提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会通过生产力实现,而且会通过社会心理直接实现。3)对量子力学产生的互补原理做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分析,并把它移植到社会领域,论证了用它处理多样文化相互关系的意义。4)从互补角度探讨了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认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唯一选择是社会主义道路,并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文化背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本书在理论上推动了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的统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了一个尝试。在实践上,对观察当今国际形势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有利于澄清思想混乱、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