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第二章松下幸之助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企业家,慈善家,著作家。日本*高奖章“一等旭日大绶勋章”获得者,有“财界元老”,“日本电子之父”,“经营之神”等多种荣誉称号。但他的童年却是异常坎坷的,由于家境贫困,仅上过三年小学就离蒙到大阪当学徒。16岁进一家电灯厂做工,20岁之前曾短暂地在关西商工学校就读;之后便开始了独自创办作坊式的小工厂,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1918年开设松下电器制作所;1935年扩大为松下电器产业公司,自任总经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幸之助善于经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遂成为世界级大公司,经营年收入居日本首位。世界排名前列。1965年获早稻田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著有《论人生哲学》、《我的梦,日本的梦,2l世纪的日本》等作品。1989年以96岁高龄辞世。智慧之(2):白手起家CEO金言面对挫折,不要失望,要拿出勇气来l扎扎实实地坚持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自然会有办法出现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心不旁鹜、专心致志,此时此地,即可聆听到福音自天而降。我劝大家保持精神的沉静和坚定。不可因一时的小挫折而丧失斗志。如此,世间再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了。一般人对神明的祈祷的内容虽然不同。大致说起来,不外乎是利益方面:有些人祈祷幸福,有些人祈祷健康。有些人祈祷财运。却没有人会祈求神明赐给更多的困难和劳苦。因此,当时的人对鹿之助这种祈求七难八苦的行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很自然的。我想,鹿之助祈求七难八苦.用意是想通过种种困境来考验自己。激励自己。——松下幸之助松下度过了六年多学徒生涯,到了上世纪20年代,日本已经发展起了电气化事业,大阪老百姓家里,大街上的商店很多都安装上了电灯,大阪市区全敷设了有轨电车轨道……这一切新鲜的气象吸引了松下的注意力,他设法要介入这些新鲜的事业。他先是到了大阪电灯股份公司学习内线员,后来就成了正式技工,还当起了师傅带徒弟干活。由于他工作出色,上司又让他脱产当专业检查员。检查员主要就是对本单位技工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查,这工作相对于生产工作要轻松得多,而且颇受客户的欢迎,可以说是一种美差,好多人都羡慕这种工作。但是做了几个月这样的工作以后,松下竟然好像感到若有所失,慢慢的,对工作失去了以前那种热情,不是提早回到公司聊天,就是到处闲逛……这样的日子他愈来愈不满意。“我做的很好,别人也都满意。但我就这样混下去吗?”他责问自己。想来想去,*后他决定辞掉公司的工作,自己制造电灯插座,卖给公司。小小的插座制造起来也不容易。首先碰到的是资金不足,松下当时仅有100块钱,是他几年学徒工资积攒下来的,这点钱连买一台机器或一套工模具也不够。其次是人手,他让自己刚结婚的老婆,和姐姐来帮忙,另外再雇两个工人,加上自己一共5个人,总算还凑和了;再一个问题就是场地,他把自己租的住房退掉,另外到郊区租了一间较便宜但比较宽大的房子,既作住房又作厂房,这些问题总算解决了。但是创业中更大的问题是技术问题。松下他们几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是内行的,怎么办?他们完全凭着一股子热情和干劲在往前冲。电源插座外壳是合成材料制成的,但究竟是哪些成分的材料?他们不得而知,于是松下就四处探询,后来知道大概是由沥青、石棉、滑石粉之类的东西构成的,他们就开始做试验,但却始终没有成功。什么原因呢原来是配方比例不合理。正当他们一愁莫展的时候,松下听说过去一个同事T君也正在研究这样的产品,于是特意跑到东京去请教。T君说他搞是搞过,但结果也不理想,但却有一些想法,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后来松下发现,自己的方法和正确的工艺已很接近,只差一点窍门而已。于是他们又投入反复的试验,结果终于成功了,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总算做出来了,赶快拿去卖吧。”新媳妇急不可奈地说。松下本来对自己的产品倒是充满了信心的,现在反倒心里没有底了:能卖出去吗?上哪儿卖合适呢?怎么定价?……一系列新的问题困扰着松下。他们5个人当中有一个叫井田的小伙子很热心,他说:“我先拿几个样品,到东京去找电器行老板看看,能卖多少钱?谁能买?”松下同意了。井田出去好几天也没音讯,家里人都眼巴巴地等着,也不知是个什么结果!第五天,井田终于回来了,他垂头丧气地说:“真不好卖!还从没遇到过这么费劲的事。”接着他把事情的经过向松下作了汇报:有一家叫他等了好久,*后让下次再来,连东西也没看;另一家净问些不相干的事,什么“你们工厂有多少人?你们用的是什么原料?要是有别的东西,或许我们会订购一些……”就是和买卖不沾边。对这样不好的消息,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但松下坚持认为,既然事情做到这样,也不能半途而废,他决定亲自到大街小巷去推销,经过一连十几天的努力,总算卖出150多只,收回几十元钱的成本。下一步怎么办?松下根据顾客的反映,觉得插座应该进一步改进。但资金哪里来?一连几个月的试制费用已经把所有的一点钱全花光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于是那两个雇来的人决定不干了,剩下的只有松下和他老婆及姐姐三个人。松下一时也没了主意,干吧,困难重重;不干吧,半途而废,实在有些不甘心。但这时作为已经二十三四岁的松下,已经有了十多年的艰苦历程,困难是不可能吓倒他的。在经过又一番艰苦努力之后,1928年3月松下终于在自己的家门口挂出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的牌子,“松下电器”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松下没有机会接触过高深系统的哲学思想教育,但生活、工作、创业的经历,完善了他的人格、品质和精神。他从*初生产电风扇底座开始,逐步确定了他独特的经商理念,这就是永远为民众服务,通过丰富的、不断更新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幸福。本着这样的信念,几十年来松下电器先后生产过双用灯插头、电池式电灯、电熨斗、电饭锅、收音机、电唱机、空调、电冰箱、录相机、自行车、电话机、电视机等成千上万种家用电器,名符其实地成了“电器王国”。松下也成了真正的“经营之神”。综观松下电器产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松下幸之助本人对于电气行业的信心和希望。正因为有着如此执着的精神,才使松下面对任何挫折、失败和不幸一往无前,以至战无不胜。P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