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第三章评杨颙谏诸葛亮杨颙为诸葛亮下属,《诸葛亮集》中有他一段话——杨颙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竞日,不亦劳乎!”据《三国演义》:“孔明泣日:‘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评:看!诸葛亮是大才不是?能做大事不能?此时,诸葛亮已在五丈原,正与司马懿对垒,他还亲躬那些碎务,他还能有思取敌制胜之谋之余力吗?他连自己的下人做事都不相信,他还能相信谁呢?他还靠谁给他办事呢?诸葛亮的心胸是不是太狭窄?他的“智”在哪里?就是如此之人,却正统三军与强敌对峙在大山、大川之间,还有什么人能指望他取得胜利呢?“孔明泣日”,孔明为什么要“泣”呢?人之所泣,必有伤心,但是,谁伤了诸葛亮的心?什么事可伤了诸葛亮的心?没有什么人伤诸葛亮的心,要说有,那就只有诸葛亮自己,他将自己置于那碎务之中,流汗竟日,形疲神困,真真误了大事也!已经到五丈原,岂不悔之晚也!他怎能不伤心,怎能不落泪?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五丈原似乎就是他的尽头!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线光明,戎马一生,即将一事无成!无情的现实,无情的五丈原就在眼前,他怎能不伤心,他怎能不落泪?又偏偏让一个下人、一个奴婢之辈如此地历数他、教诲他,他刚愎自用一生,谁敢对他如此之说教?他“何尝不知”?但知而不能为,以致有今日!他怎能不伤心,怎能不流泪?“丈夫有泪不轻弹”,这每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见过管、乐泣吗?诸葛亮赠司马懿巾帼素衣,将其比作妇人,见过司马懿泣吗?而诸葛亮上《出师表》临《表》啼泣,斩马谡思先帝亦泣,白帝城受“托孤”泣,假吊周瑜又假吊真泣,赵云死亦泣,张苞死亦泣,五丈原大帐中在下属面前亦泣,这诸葛亮真妇人也!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