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它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