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官场是胡雪岩“公关”的首选目标。只要与官沾边,无论是候补的,还是在任的,胡雪岩都毫不含糊地去下工夫。汪康年《庄谐选录》记载:“胡后为某钱店司会计,有李中丞者,时以某官候补于折,落拓不得志,一日诣其店,众慢不为礼,胡独殷勤备至,且假以私财,某感之,暂有以报。迨后扬历封疆,开府浙江,甫到任,即下檄各县日:‘凡解粮饷者必由胡某汇兑,否则不纳。’众微知其故,于是钱粮上兑,无不托诸胡,胡遂以是致富。”这大概就是对胡雪岩资助王有龄的详尽记载。在众人对王投以势利眼之际,胡雪岩独报以殷勤礼节,假以私财表现出相当的政治远见。在王有龄这边,遇胡雪岩如大旱逢甘霖,他对胡的‘。慧眼识俊杰”自然念念不忘,后来,王有龄以粮台积功报知府,旋补杭州,不出几年,升浙江巡抚,胡雪岩先前的人情投资便得到难以计数的回报,还博得了“东南大侠”的美誉。 胡雪岩对候补者尚且如此,对在任官员的结交更是不遗余力,而且他很懂得因人制宜。胡初遇左宗棠时,杭州已被太平军攻陷,当时浙江舆论指责胡不忠不义,置生死至交王有龄于不顾,只为自己苟且偷生,也有人说他潜出杭州赴沪购粮饷时私吞了公款。当时,左宗棠已继失城自缢的王有龄而任浙江巡抚,闻传言对胡顿生反感,甚至“欲问其罪”。但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精明摸准了以一员汉族举人破格而入值清廷的左宗棠为建不朽功业、立万世英名需要各方辅佐,所以,他在入浙以后,三天内筹到10万石粮,这无疑唤来了及时雨,也成功地向左宗棠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后来,胡为左宗棠协理洋务、充当西征粮台转运、筹款购枪,每件事都干得相当出色,喜得左宗棠称他“虽出于商贾,却有豪侠之概”,是“商贾中奇男子”,在心目中形成对胡倚若左右手、须臾不可离的心理定势。 除了结交王有龄、左宗棠,胡雪岩还通过钱庄业务与京中大官奕忻、文煜等人接上了关系。当然,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对于官阶名气小的胥吏僚属辈以及士大夫文人,胡雪岩也极力拉拢,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说他:“时出微利以饵杭士大夫。杭士大夫尊之如父,有翰林而称门生者。”胡的曾孙胡亚光在《安定遗闻》中记述:“有贵人王军门献上屏风一座,值干金以上,置厅,事仆失手坏之,时众宾客莫不震惊,而公竟面不改容,反曲意慰仆不置。”说的是其曾祖宽厚待人。但人们却可以从这条史料中了解到胡雪岩与军门一级的官员有礼品往来,彼酬此酢,而贵人、大亨往往就是他的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