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的信:散文:莫言作品精选(散文)

作者莫言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01

特色: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莫言的40余篇散文,对于散文爱好者和读者青年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我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村里,一直长到二十岁才离开。故乡——农村留给我的印象,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动力。我与农村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是土地与禾苗的关系。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也是鸟与鸟笼的关系,也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虽然我离开农村进入都市已经十好几年,但感情还是农村的,总认为一切还是农村的好,但假如真让我回农村去当农民,肯定又是一百个不情愿。所以有时候骂城市,并不意味着想离开;有时候赞美农村,也不是就想回去。人就是这样口是心非,当然也会有始终心口如一的特殊例子。   故乡留给我的印象,是我小说的玫魄,故乡的土地与河流,庄稼与树木、飞禽与走兽、神话与传说、妖魔与鬼怪、恩人与仇人,都是我小说中的内容。要把我与农村的关系说清楚,不是太容易,我想拣几件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又没有写进小说里的事儿写写,也算向读者坦白吧。

好多文章把三年困难时期写得一团漆黑、毫无乐趣,我认为是不对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也还是有欢乐,当然所有的欢乐大概都与得到食物有关。那时候,我六,七、八岁,与村中的孩子们一起,四处悠荡着觅食。我们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几乎尝遍了田野里的百草百虫,为丰富人类的食谱作出了贡献。那时候的孩子,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小腿细如柴棒,脑袋大得出奇,活像一群蓝精灵。  我们的村子外是一片相当辽阔的草甸子,地势低洼,水汪子很多,荒草没膝。那里既是我们的食库,又是我们的乐园。春天时,我们在那里挖草根剜野菜,边挖边吃,边吃边唱,部分像牛羊,部分像歌手。我们是那个年代的牛羊歌手。我们*喜欢唱的一支歌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曲调千变万化,但歌词总是那几句:一九六O年,真是不平凡;吃着茅草饼,喝着地瓜蔓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