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熟练地运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个案访谈为主,通过详细、生动的社会学语言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农民工子女生活状态和教育状况的素描图。同时以儿童权利问题为切入点,以儿童的交往圈为主要分析工具,围绕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的转变,大到社会结构的变迁,小到父母、老师、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变化,通过建立儿童权利的“需求—满足”模式,并以这一模式来分析农民工子女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同时将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儿童放在同一个模式下进行分析,即作比较性研究,从而有利于对这一共同问题的全面分析。这是一幅珍贵的素描,按照社会学研究中“真实、全面、准确、深刻”的要求,留下了称得上是弥足珍贵的基础性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