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美)桑德斯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4-12-01 |
特色:
读了写给中学生朋友的“同学,咱们聊一聊”丛书,联想颇多。 早在1983年,我在北京出版社出版过《中学生心理学》。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固然因为我是一名心理学工作者,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当过13年的中学教师(自1965至1978年)。我热爱中学生,也熟悉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的中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之一。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期也是人生*宝贵而又丰富多彩的年华。青少年*突出的表现是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富有理想、热情奔放,他们释放着聪明才智,身心都在迅速成长。青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时期,其首要特点是过渡性,即从幼稚(童年期)向成熟(成人期)过渡,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 青少年希望受到人们的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正式的一员。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很少有保守思想,敢想、敢说、敢为。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价值观,还都是谜。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好斗好胜。然而,他们的思想也具有片面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在逐渐成熟。他们很热情,也重感情,但有极大的被动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明显,激情常常占有相当的地位。他们的意志特征在发展,在克服困难中毅力往往还不够。他们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冒险混为一谈。他们精力充沛,能力也在提高和显露,但性格未*后定型,有时难以找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总之,青少年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阶段,难怪国际心理学界赋予他们种种“桂冠”:“心理断乳期”、“疾风暴雨期”、“反抗期”、“危机期”。所有这一切,亟需教育与培养,亟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配合,从而使青少年度过人生有意义而动荡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