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国五千年.隋唐五代卷

作者杨国安等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特色:

一 隋代的历史概况 隋的缔造者是隋文帝杨坚。其父杨忠,曾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政权,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后升柱国,晋爵隋国公。杨坚小名那罗延,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历任大司马、大后丞等政府要职。其妻独孤氏,是鲜卑贵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另一女儿是周明帝的皇后,所以杨坚和周明帝是连襟。而且,杨坚的女儿又是周宣帝的皇后,他本人是宣帝的岳父。可见,杨坚不仅是手握兵权的关陇军事贵族,而且是皇亲国戚,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北周末年,政治腐败,上下离心。一些汉族官僚和汉化的鲜卑贵族如刘防、郑译、李德林、高颖、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都围绕在杨坚周围,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政治集团。大象二年(580),静帝宇文阐年仅八岁,不能主持朝政,以杨坚为首的政治集团乘机推出他“入宫辅政”,总理军政事务。 杨坚执政后,一方面改革弊政,笼络人心;一方面采取措施,逐渐削弱北周皇室,排除敌对势力。眼看杨坚就要夺取帝位,北周的一些手握重兵的实力派人物便举兵反抗。大象二年六月,宇文泰的外甥、相州总管尉迟迥,其弟青州总管尉迟勤,拥兵数十万,率先发难。接着,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一时间形势颇为严峻。杨坚采取了果断措施,命韦孝宽、王谊、梁睿分领三路兵马进讨,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三处的反抗势力全部被击败。 接着,杨坚又尽杀周室诸王,年幼的周静帝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大定元年(581)二月,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大定元年为开皇元年,定都长安。次年于长安东南龙首原修筑大兴城,三年迁入新城。 杨坚(隋文帝)登基后,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隋初重臣李德林的《从驾还京》虽带有明显的歌功颂德的意味,但隋代开国的气象却仍可略见一斑。 在职官方面,开皇元年(581),文帝按照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去北周模仿《周礼》所置的六官,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门下、内史二省典掌机要。尚书省总掌政务,事务*为繁杂,故分设吏、礼、兵、都官(刑)、度支(民)、工六部,六部长官为尚书,总管部务。这种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避免了个别大臣或外戚操纵政权的情形,发展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地方职官方面,开皇三年(583),采纳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