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只有在被欣赏中才能发挥作用,艺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欣赏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不是说不懂艺术的人就不懂得美,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毕竟是衡量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重要标尺。艺术作品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越强,从作品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多,作品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就越大。艺术教育是具有独特魅力的审美教育。我国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非常重视“诗教”与“乐教”的育人作用。清末民初,随着“学堂”的产生,美育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更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高校中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们正在以“创建具有文化品味的育人环境”为己任,搭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共享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推广公共艺术教育成果。力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完善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中外歌曲佳作鉴赏》作为北京市教改项目的成果专著,突出“构建公共艺术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立项主旨。以“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提升赏析能力”为着眼点对中外著名声乐作品进行评鉴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