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尔马背日记(1920.7-9)(插图本)

作者(俄)伊萨克.巴别尔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01

特色:
《骑兵军》作者留下的一部尘封了70年的战地日记,苏波战争*真实、*惨烈的前线速写与图片集粹。巴别尔1920年的日记,是其非凡的《骑兵军》的渊源,也和那些故事一样奇特,当你想到日记的作者当时年仅26岁时,感受尤其强烈。这些速记革命暴力之细节的句子,虽不连贯,但已具有成熟文风的冲击力。菲利普罗斯这部日记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不仅是一部能洞悉那场被遗忘的战争的手稿,而且本身就光彩夺目,它是凝练、不妥协、诚实的观察的珍宝。理查德伯恩斯坦(《纽约时报》)对那些不熟悉巴别尔的人,这是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入门。对那些已经熟读巴别尔的人,读日记就像和你*喜爱的作家的崭新的会面一次奇妙的、一言难尽的邂逅。摩尔德查拜克(《耶路撒冷邮报》)战争描写的大师之作。它凸现了巴别尔作为一个作家的伟大,以及20世纪早期在东欧做一个犹太人的悲剧。大卫黑尔曼(《犹太编年史》)

1920年6月,列宁决定与入侵乌克兰的波兰军队开战,希望把布尔什维克主义从波兰传到德国,引发欧洲的工农暴动,*终导致世界革命的高潮。26岁的巴别尔化名基里尔柳托夫,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率的红军**骑兵军进入波兰。红军开始势如破竹,在波兰长驱直入,直逼华沙,但*后溃不成军,兵败千里。巴别尔在随军征战的间隙,断断续续地记录了他在这场历时仅三个月的战争中的所见所闻。这就是幸存下来的手稿巴别尔1920年日记。巴别尔的《骑兵军》中的人物和场景,大多能在其中找到原型,很多人物几乎连姓名都未更改。日记中还有《骑兵军》所没有涵盖的大量内容。随着德、法、意、英译本的相继出版,这部日记不但被当做20世纪作家手稿的重大发现,成为研究巴别尔创作和生平的必不可少的资料,而且和《骑兵军》一样,已经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本书共收录珍贵的历史图片168幅。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