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隋文帝在开皇元年(公元518年),立杨广为晋王,授予柱国、并州总管职务。不久,文帝又任命晋王杨广为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与此同时又任命蜀王杨秀为西南道行台尚书令。隋文帝吸取了北周宇文氏孤弱无援而灭亡的教训,所以分派两个儿子各统御一方,强化藩卫,以辅弼朝廷。 **节有感于北周之亡 隋炀帝,杨姓,名广,又名英,小名叫阿■,是隋文帝之次子。杨广的容貌仪表很英俊,眉毛上端一对骨头高高突起,一派富贵面相。从小就机敏聪慧,在诸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隋文帝及皇后的宠爱,在北周时,凭借隋文帝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杨广才十三岁,就被立为晋王,授予柱国、并州总管职务。不久,又被授予武卫大将军职位,随后又晋升为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 隋文帝为什么把年仅十三岁的杨广封为并州总管呢?这还得从隋文帝夺取皇位的过程来寻找答案。那么,隋文帝又是怎样取,得皇位的呢?唐太宗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曾说过,隋文帝杨坚是“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贞观政要·政体》),清人赵翼也认为:“古来得天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廿二史札记》卷15)把以隋代周看成“欺孤儿寡妇”和“安坐而得天下”那样不费吹灰芝力。虽然此话有失之偏颇,但多少也反映了某些事实。正由于周隋鼎革之际,周静帝年仅九岁,尚属幼冲,确实无什么力量可言,隋文帝才得以方便,夺取帝位。 隋文帝对此过程的回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往往是既欣喜,又惊奇。那些顺利地以隋代周的方便条件,在隋文帝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时地钩起他的回忆。 隋文帝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被封为隋国公.隋文帝的小名叫做那罗延。他继承了父亲隋国公的爵位。妻子独孤氏,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女儿。在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太子宇文赟纳杨坚的女儿为妃,杨坚成了外戚重臣,地位更为显赫,来和为杨坚看相后,朝中有些皇亲大臣对杨坚产生了疑心。所谓骨相云云,看似迷信,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相貌.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来和相杨坚,认为可疑,实为杨坚的帝王之心时有表露。秦王宇文宪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一天,他对周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隋书·高祖纪上》)认为留着杨坚会成后患,不如早日除掉为好。内史王轨也对周武帝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