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研究

作者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01

特色:

事业与新闻事业 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而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部分却被冠以“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这样的名称。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称之为新闻史,而要称为新闻事业史?换言之,为什么要加”事业”二字呢? 这要从事业是什么说起。事业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人类活动。所谓事业,是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这里有五个关键词,即目标、规模、系统、影响和经常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般意义的人类活动与堪称事业的人类活动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当然,构成事业的这五项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少了其中任何一项人类活动,就不能被称为事业,而只能被看做一般意义的、未达到事业层次的人类活动。 但是,倘若深入考察,就会发现,这五项要素并非平起平坐的并列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或软硬之分的——尽管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下面让我们逐个予以分析。 首先看目标。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的要素是相当宽泛的。作为要素,它较”软”,前面所提到的新闻活动,都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成分。 其次看规模。规模即大小,而大小是相对的。同一规模,运用不同的参照物,其大小效果会有很大不同,甚至相反。美国的《华尔街日报》, 日发行量200多万份,与美国众多报纸相比,可谓大矣!但菪与日本的《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相比,则可谓小之又小。 日本的这两家报纸,其早晚刊合计各自达到1000万份以上的日发行量。可见,规模是有伸缩余地的。作为要素,较“软”。更何况,在定义中,规模之前还加上了“一定”二字。 再次看影口向。影响即效果、作用之大小。它与规模类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华尔街日报)的影口向,较之绝大多数美国报纸不可谓小。但若与 还有经常性。经常性是指活动的频率,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次数的多少。而多少显然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比如,17世纪初的*初的报纸,基本上都是周报。如德国的(通告、报道与新闻报) (1609年), (法兰克福新筋 (1615年),均是周报,与16世纪的新闻出版物相比,可谓出版频率密,因为后者一般是季刊、月刊,充其量是旬刊。但若与后来乃至现在报纸的一般形态——日报相比,则无疑在经常性上频率是相当低的。若与现在广播、电视新闻的滚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