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

作者左其亭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简介城市是一个流域或区域高强度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具有十分特殊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特性。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城市水问题(包括缺水问题、洪灾问题、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本书试图阐述“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地回答“在一定条件下,有限的水资源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城市规模?如何做才能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城市水文水资源研究、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工作提供一套定量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书可供从事水利、环保、地理、水资源规划管理及有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供高等院校水文水资源、城市水务管理、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的师生参考。目录目录1关于城市111城市发展历史及城市化趋势1111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1112城市化趋势412城市结构与形成条件6121城市结构及认识6122城市形成条件713城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9131城市的特点9132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122城市水文水资源1621城市水循环1621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6212水循环的特点及作用20213城市水循环2222城市气候及降水特征23221城市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及机制24222城市降水特征2523城市水文效应27231城市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27232城市下垫面性质变化及水文效应27233城市径流过程变化及雨洪3024城市水环境32241水环境的概念32242城市水环境3425城市水问题及解决措施35251城市水问题35252城市水问题的形成原因37253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具体措施3826城市水资源系统及循环过程3927城市水资源管理及难点问题41271城市水资源管理目标42272城市水资源管理内容42273城市水资源管理难点问题453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量化研究框架4731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47311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47312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51313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5232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55321量化研究框架55322关键问题564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理论基础6141社会经济变化趋势及需水量预测61411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62412社会经济系统变化量化指标选择64413社会经济系统变化预测的一般方法65414人口增长趋势分析66415经济增长趋势分析及经济增长模型66416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预测6842城市生态系统及生态需水量计算75421城市生态系统75422生态需水量计算7543水资源量计算与水资源转化关系方程80431水资源量计算81432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85433城市水资源转化关系方程8644水环境模拟与控制目标确定92441水质模型92442控制目标方程9545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耦合系统互动关系量化模型96451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耦合系统96452耦合系统互动关系量化模型9846水资源系统优化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技术103461*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104462*优化模型计算方法105463计算机模拟技术1085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11151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111511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12512水量—水质—生态耦合模型112513控制目标方程114514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115515应用举例——郑州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11752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121521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121522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1236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13061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问题1306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由来130612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33613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准则136614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136615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方法13862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4462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144622水资源优化配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4563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146631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46632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剖析15064基于承载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1641基于不承载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1642基于承载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165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3651模型简介153652模型比较说明1547应用实例——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15671郑州市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56711自然地理概况1567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617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2714郑州市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挑战16472计算单元划分165721划分计算单元的目的165722划分计算单元的原则及划分方案16573水资源量计算167731降水量及产水系数计算167732地表水资源量计算168733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70734水资源总量计算171735区外调水量171736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17274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需水量预测174741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与分析175742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78743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预测18275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184751地表水开发利用情况184752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187753现状供水工程情况及实际用水量188754水环境质量189755污废水排放量及计算191756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19276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3761现状条件下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3762规划水平年200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5763规划水平年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7764规划水平年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9765规划水平年202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9766规划水平年202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200767规划水平年203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201768综合结论20377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203771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输入参数选择及计算指标203772现状条件下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06773规划水平年200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08774规划水平年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0775规划水平年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1776规划水平年202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2777规划水平年202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2778规划水平年203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378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213781现状2001年、规划2005、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14782规划水平年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15783规划水平年2015~2030年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15784配置结果综合分析21679综合结论与建议2198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策及城市水资源管理22281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策22282城市水资源管理措施224821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224822加强宣传,鼓励公众广泛参与225823水资源管理的经济运行措施226824采用先进技术,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22783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27831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227832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228833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229834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230参考文献232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