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怎样铸成的:重走红军长征路

作者文化长征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特色:

那是1995年。那年,我在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岗位上。这个岗位是没日没夜要给县委赶写材料的。正是在这年关工作密锣紧鼓的*后一个月里,我收到郴州作家协会代省作协寄来的会议通知,通知祝贺我光荣当选“湖南省第四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并要我准时到会,不得缺席。我心里高兴,自然很想要去光荣光荣,只怕年关了,抽不出身来。我蹑手蹑足进了县委办主任办公室,把通知从信套抽出,平展、顺着推给正埋头在一张弧形黑色办公桌上办公的陈和欢主任。陈主任先看了通知。然后才看我,他笑了,笑得灿烂,嘴角和耳畔脸上的皮都皱出一道道好看的光柱来……我就放心了。“去吧,好事呢!年底的工作忙是忙,好好安排一下。”他说完,随笔签了“同意参会”,又倒推给了我。 ’看他埋头办公时嘴角还是那么微波荡漾……我内心高兴之余倒又担心这精瘦的人能否撑得起这从上推下的“文山”来?就凭这文弱书生的身子倒还能在西藏干出十五年哩!我带上通知。光荣出席这次大会。我们郴州5个青年作家(年龄是划在38岁,我当时36岁)参会,我算是*没有成就感的一个。虽然前两年在漓江出版社出过一本《冬种春收》的小册子,但自我感觉都不是灵性之作,浑身带着刀凿斧锯的毛坯“出炉”……就正如我在后记《人生在炼》中所警示的:我坚信人生要锤打,要炼;我还是一砣矿石、毛铁,但面前有的是铁锤和熔炉:我要去炼。并邀理解我人生炼的朋友和同仁一块去炼,为实现人类共同理想,炼出“人生金丹”来!因此,我对带队的陈第雄主席说:我是吃照顾饭来的,还不够“光荣”的格。会议工作报告和代表简介告诉我“湘军”高手如林,看人家都踌躇满志、青春喷涌的样子,我还真有些后悔不应该来参加呢。年关了,在单位里多少还可以帮陈主任和同事们忙乎对付一阵子……我这人也就往往这么不争气。总爱置身于矛盾中生活:收到喜报时迫不及待想来“光荣”,让你“光荣”时却又感到不该“光荣”会议是在省会长沙军凯宾馆召开,平生**次出席全省性的高规格文学会议。与会人员中除了郴州几个代表相识外,老一辈只认识为我**本书作过序的谢璞老师。谢老师同我一见面就满口“幸会幸会”,那头上频频点动的礼帽可给我壮了壮胆,我当然要来幸会——我这当了8年公社电影放映员的业余作者,今天可见到了电影《山道弯弯》的作家谭谈和《祸起萧墙》的作家水运宪,还有全国获奖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的特征明显的作家彭见明诸君等等,联欢活动时,诸君等等都被一个个漂亮的女作家一次又一次邀进舞池……我等为刚从山上挖出来的毛坯,无名小辈只好龟缩一角,连助兴的掌声怎么也鼓不响亮……后来就干脆不鼓掌了,攥成拳头……会议程序走完了。主持人梁瑞郴点了36位作家的名字留下,其中也点了我。原来是省作协接受了“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为青少年读者策划的“巨人百传丛书”写作任务。写作这些早已被人写过了的名人传记,费时费力又难讨好,一般名气大、天赋高的写手是不愿干这笨活的。郴州点了张士诚和我。P2-3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