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房:渐行渐远的风景

作者陈维山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特色:

“两座山,空中挂,底下青龙翻八卦,石山一动大雪下”。这是儿时耳熟能详的关于水磨的谜语。 “磨引溪流水自推”。洮河流域的水磨具有制造精巧、省力且效率高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洮河水磨按构造分类,有平轮磨、立轮磨和船磨;按转动季节分,有冬转磨、春水磨;按磨盘数量分,有四盘、三盘、二盘、一盘。一个立轮带二磨的装置称为“立轮连二磨”。*多的一个立轮带动两个齿轮,每一个齿轮带一盘大磨,大磨再各带动两盘小磨,合计一个轮带四盘磨,称作“水转连磨”。冬转磨的磨主要随时用长把榔头打碎从上游渠中漂来的冰块,使其不能结冰,以防冰块击坏水瓦,确保冬季的正常运转。春水平轮磨,自惊蛰放水开转,到小雪退水停止。立轮磨多建于山地河窄水涩之地,以便提供较大的动力,使水流冲动立轮旋转,立轮带动齿轮,齿轮带动立柱传导石磨转动。 船磨一般在洮河下游水流大且平稳的河段比较常见,其形制酷似一条盖了房子的船,船身比普通船稍高,分前、中、后、尾舱,问隔木板;顺船内有三道梁穿过,中梁为主梁,用来拴钢丝绳并固定船磨,另两边的梁为长方形楞木,以托叶轮轴;两叶轮伸出舱外以借水力,在后舱叶轮轴上另固定一立轮,轮周嵌装木齿轮,与固定在石磨扇面上的平轮齿轮相啮合,叶轮带立轮,立轮带平轮,平轮带动磨扇转动;其尾部还有一尾杆支撑固定尾翼;船磨靠近河岸一边还搭置木板,便于上下走人,运送磨物;船磨随着河水的消长向河中或河边移动。船磨的制作非常独特精巧,船与磨二者的结合巧妙奇绝,惜乎其阅尽人间的风雨坎坷后,现已难觅其踪迹,消失达三四十年之久了。 明朝嘉靖年问(公元1522——1566年)肃昭王在甘肃时专门写有《观船磨诗》,对船磨的精巧构造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赞扬。其诗云: 一板隔深渊, 双轮夹小船: 势长冲急碾, 水正系孤舷: 波浪随消长, 机关自转旋: 薰风堪谴兴, 夜雨却惊眠: 用尽人间巧, 心中未晏然。 水磨主要由磨房、磨盘、磨轮三部分构成。 水磨房建房的首要条件是在河渠上要有“磨窠”,就是水源高、落差大、有退水去路的地方。然后根据当地的水力资源、水势高低决定修平轮磨或立轮磨,按水面的宽窄和水力的大小决定磨盘的数量。磨窠选定后,在上游先修筑河堤,抬高水位。与大路连接的地面上修偏问亦叫旱房,供驮运磨物的人或磨主拴牲口用。每座水磨房面积大约在10至30平方米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