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有人说,在前途迷茫、进退维谷的时候,只要你抬脚走,就会有出路,这就中否极泰来。可如果你躺下不动了,这就是坟墓。其实,谁不想大有作为呢?谁甘愿碌碌无为过一辈子呢? 本书从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事先做人等十个方面,结合大量的事例进行精辟的阐述,为前途迷茫、进退维谷的你揭示了“出路”的真正含义,对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人生价值、找到人生的闪光点、登上成功的巅峰,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 本书*大的特点就在于将成功的理念与做人做事相结合,使读者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逐渐在培养自身的习惯、思维和行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有一句歌唱得好:“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其实,你的成功之路就埋藏在你的性格里、心态里、智慧里以及一言一行之中。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寻找自己的合适工作,下岗人员要发掘自己的一片新领域,更多的社会青年要寻找自己的出路……本书送给在困境中跋涉的朋友。
**章 做自己想做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而若要梦想成真,你必须醒着。你要找到你的位置,挖掘出你生命的金矿,不做命运的囚徒!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行! 认清自己 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他又怎能作好人生的战略部署呢?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在此,我们更进一步提出“认清自己”的观点。有志者均体验过认清自己是如何困难,但也有人批判过这句话。法国作家西特说:“力求认清自己的毛毛虫,永远无法变成蝴蝶。”他的批评也有一定的道理。有时认清自己,特别是着重剖析自己的弱项,也有可能沉沦于自卑的深渊之中。但如果能从自己的性格、能力方面来分析自己,有什么优缺点,并能“诚实”地带着勇气反省,你将是一个自己命运的优秀的舵手。 爱因斯坦大学时的老师佩尔内教授有一次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热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为什么不学医、不学法律或哲学而偏要学物理呢?”幸亏爱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物理学方面有足够的才能,并没有听那个教授的话。否则,也许我们的物理科学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科学的门类不同,需要的素质与才能也不同。比如:做一个杰出的临床医生,必须具有很好的记忆力;研究理论物理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可少;一个数学家没有必要一定具备实际操作、设计和做实验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化学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学主要是一门观察科学,需要很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兴趣和长久的细致进行观察的毅力。人的兴趣、才能、素质也是不同的。如果人不了解这一点,没有能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达尔文对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摸到动植物却灵光焕发。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他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一流的科学家,但也许能够成为一个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精力全都投入到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持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那才是*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他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