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日]山根久美子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详情 |
序言:让人活出自我的荣格心理学 第一章 失败和挫折是产生变化的契机~自性化~ 一副叫“荣格心理学”的眼镜 让人焦虑的“人生后半” 无论胜败,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 从失败中寻找独特意义的自性化 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 意识的增加会带来精神上的安定 引导我的梦:梦境与人生转机的呼应 第二章 倾听内心居民的声音~荣格派的梦境解析~ 失去的不会回来 荣格派梦境解析是共同的工作 梦的答案就在做梦者心中 梦中出现的人 阴影——自己不想认识的自己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中异性的一面 面具人格——演绎社会要求的角色 智者——将我们引向自性的“内在引导者” 自性和曼荼罗 再生的象征与无限循环 第三章 接受人生的不公~内在父母~ 母亲情结与父亲情结 积极与消极的母亲情结 积极与消极的父亲情结 母亲原型、父亲原型与现实父母的偏差 与孩子性别相同的家长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性别不同的家长与阿尼玛/阿尼姆斯 父母的好坏就像开盲盒? 父母、家族背负的问题和世代继承 接受被赋予的命运,将它当作自己的所有物 不再责怪父母时,真正的人生才开始 父亲与我——没有答案,但有意义 第四章 心灵会寻求平衡~心理能量与补偿~ 当点连作线,便串起了“我的故事” 心灵是支撑生命活动的能量源 心理能量三大定律 心灵的原理——用补偿来保持平衡 信赖心灵——谦逊地跟从它的引导 荣格心理学与宗教 荣格派心理疗法和心灵平衡 第五章 了解意识的存在方式~心理类型理论~ 心理类型理论之我见——把四种意识机能全部用上 最为大众熟知的心理类型理论究竟是什么 两种基本的意识态度:内倾和外倾 四种意识机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优势机能和劣势机能 心理类型理论和自性化——平衡发展 心理类型理论和补偿——了解自己的极限 心理类型理论和文化——理解不同文化和多样性 第六章 看见的世界并不是全部~共时性~ 被划成异类的痛苦 “探究普遍性的心理学”对异文化的尊敬 打开理性之外的视角——共时性 荣格与东方文化 有观测者才有意义的共时性 第七章 人生中还有比答案更重要的东西~对立概念与第三者~ 事物的本质包含对立 理解自己内部的“对立” 允许对立存在并耐心等待 从“询问”开始 选择“否”的意义 风的时代,水瓶座的时代 走过黄昏的方法 第八章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荣格心理学 咨询室是个人与现实的交叉点 在现实中运用的重要性 “推”文化与激活——偶像、游戏、漫画、动画 日本社会与儿童原型——“可爱”文化与未完成的美 政治地理学和历史原因 防弹少年团与自性化 防弹少年团和荣格心理学 性别认同与荣格心理学 社会少数派与荣格心理学 没有人有权阻碍“想改变的人”的自性化 数字社会和临床心理——AI、配对软件、元宇宙 第九章 荣格心理学背景知识 荣格生平 荣格的著作 荣格研究所 瑞士的荣格研究所 寻访荣格的痕迹 结语:从井里打水的意义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现在也许可以说是一个自由但充满焦虑的时代。从生活方式的选择变多来看,人们是自由的。但选择这条路,另一条路就会被堵住;即使做出选择,也无法保证这一条路一定是正确的——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反而面临“选择困境”。 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将这样的情况称为“宏大叙事的终结”,即大众共有的价值观(宏大叙事)失去了力量,人们互相认可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同时摸索共存的道路。 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拥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不知道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例如,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价值感被普遍受的时代,人们只要遵循这样的规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内心的稳定感,但是在当下,诸如此类的很多价值观已经被动摇,人们失去了明确的标准。 在自由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面前,人们踌躇不定,变得焦虑不安。要在这样自由但焦虑的时代里摸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荣格心理学或许会有帮助。荣格心理学的魅力也是它的特征,即重视“个性”,它并不会教我们“正确答案”,而是像一位引路人——引导并告诉在无路之地探索道路的我们,每个人背负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我们该怎样使用它们,并从中得到什么。这正是对我们的个性加深理解,为生活赋予意义,让人生变得更丰富的一步。 本书将模仿荣格的方法,在书中穿插作者自身的经历,启一趟围绕荣格心理学展的旅程。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座桥梁,在这个焦虑的时代里去了解自己的个性,为生活的选择与可能性带来一些启发。【推荐语】“如果不能认识自己,就不能理解他人,更不用说活出自我”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回答,要以怎样的身份,如何活着 在荣格看来,重视个性便是认识自己的始 所谓“个性”,它无限近于创伤 而活出自我的过程,就是正视自己的伤口 将其受为自己的一部分并找到意义的过程【作者】山根久美子 荣格派新锐分析师、资深临床心理学家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博士。曾先后在日本、英国、 瑞士展心理临床工作,咨询经验丰富,拥有跨文化视角。现为日本荣格派分析师协会的正式会员、日本荣格心理学研究所的培训分析师、荣格学派心理治疗室Libra的主理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荣格心理学中的冲突概念、社会原型研究等。 |
内容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