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崔毅,邵希娟,董永民等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特色:
8.1.4 对公司决策层有效运用财务杠杆的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WTO、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在上面的原因分析中的前四点将会得到改善。因此本节着重就提高决策层使用财务杠杆的能力方面提几点建议,目的在于加强公司管理者对杠杆的识别和杠杆效应的认识;理解杠杆、公司结构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杠杆预测功能和控制风险的功能,来提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监测、防范风险的能力。 (1)公司的决策层应该懂得杠杆的识别和杠杆的简便计算。 (2)公司的决策层应该学会利用杠杆预测各种利润的变化幅度,了解公司对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销售收入变化的敏感度。 (3)公司决策层应该学会利用杠杆来分析自己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通过选择杠杆值和调整杠杆大小来控制风险。 根据外部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的竞争环境以及内部人员环境和产品组合等变化,对预测期内的销售收入做出尽可能精确的估计——*差情况和*好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该种情况发生后销售收入的变化幅度;进而利用杠杆的预测功能,首先预测各种情况发生后,对税后利润、每股收益(或自有资金税后收益率)的影响;然后结合自己公司的实力,比较公司对*差情况发生后的承受能力,如果可以承受,就可以维持或加大现有的杠杆度,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去争取杠杆收益,如果承受不了,就减少(或调整)杠杆以规避风险。一般来说,相对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调整起来比较容易操作。 我们不鼓励盲目的“四两拨千斤”,但希望公司的管理层能首先利用杠杆知识预测风险和机遇,然后判断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能承受的情况下,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杠杆的放大作用,有目的地“四两拨千斤”。 (4)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资产、财务)结构、(经营、财务)杠杆、风险、收益之间紧密相关,公司决策层要充分理解和应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决策水平。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作为财务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运用往往受到理论条件的严格限制。 经营杠杆作用的机理只强调在一定的产销范围内,销量这一个因素变动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下降或上升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包括发挥正杠杆作用时的有利影响和发挥负杠杆作用时的不利影响。至于其他影响因素,包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都被凝固在现有水平上不变。实际上,销售单价及单位变动成本并不一定随销售量的增减而保持不变。企业为促销可能采取降价等策略;而当产销量增加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