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场入门:跨进新闻这行的敲门砖

作者徐向明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特色:

七、自由撰稿人 自由撰稿人,通俗地讲,就是为媒体提供文稿的个体户。他们从事新闻业,有“骑士”之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归属,自由地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写作。 自由撰稿人,或者直接同媒体联系,或者通过中介与媒体建立联系,稿费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许多媒体编辑手上有一批经常联系的自由撰稿人,同样,许多自由撰稿人手上也有一批常常联系的媒体编辑。 打开网络,可以发现很多自由撰稿人的专门网站、联谊会、论坛。许多报纸、杂志等媒体的编辑在网上,向自由撰稿人公布所需稿、片的具体要求,留下联系的电话和网址。网络时代给自由撰稿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同时,内容吞吐能量巨大的网络媒体,也将成为他们新的战场。 如今,自由撰稿人的文化素质一般都较高,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人一人社会就开始做自由撰稿人,而更多一些的人,或是某一种境况使然,或是抱着过一种新生活的希望,从原来的媒体或其他的社会单位“跑”出来的。 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文字表达能力,喜爱写作,并热爱自由的写作生活。他们从自己的专长出发,写作有“卖点”、适销对路的各类稿件。他们的作品,一般更少思想和制度上的羁绊,而且他们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因此常会拿出有“轰动性”的作品。一些自由撰稿人,甚至在全国的业界叫响。 在北京,有位名叫汪继芳的自由撰稿人,北京广播学院文学编辑系毕业,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丈夫在北京工作,她辞去湖北电台记者职务来北京定居。因为当时的户籍“铁幕”,始终找不到工作,在此情况下,她开始探索“自由撰稿”,**个采访对象是北京“圆明园画家村”,这里有许多像她一样没有北京户籍、没有单位名分的画家,他们经济落魄却痴心不改,艰辛地在北京西北郊一带群体挣扎。汪继芳同他们一起在农家的小院里,露天喝稀粥,煤油灯下嚼鸡腿。房东们不解这些人为何背井离乡聚在这里受罪,而一个月后,汪继芳则用十几万字,向所有疑问者公布了答案。《圆明园画家村》的发表,引起极大轰动,各个媒体约稿信随后纷至沓来,“汪继芳专栏”在全国各地报刊四面开花。她随后对散落在京城的摇滚人、实验戏剧、地下“电影”、现代舞等前卫的艺术家进行采访报道,同样获得成功。她用了三年多时间,“从采访别人到别人采访自己”,《中国妇女报》图文并茂介绍她的写作生活,央视《十二演播室》、《半边天》节目分别对她进行采访拍摄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