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罗贯中 著,裴效维 校注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05-01 |
特色: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著名*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有成就的历史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不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要求安定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如义薄云天的关羽、胆量非凡的赵云、刚真勇猛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等4,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才化,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脍灸人口,三英战吕布、连环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其场面历历在目。 本书为普及本,注释只是帮助读者阅读书中的故事情节;且尽量节省书的成本,以便更多的读者能够买得起。本书是历史小说,书中人物多帝王将相、文人才士,他们论事习惯于引经据典,卖弄才情和学问,以致牵涉到不少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本书用的是文言文,虽较浅显,毕竟较之白话小说要难懂一些,因此文言词语也属于重点注释范围。对于这一部分注释,则力求准确无误,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