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绒絮画是以毛线为原料,以铺絮为手段,把毛线还原成绒再铺絮成画的一种新型手工艺品种。绒絮画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工艺画,易学易做,学无常师,做无定式,工具简单,材料低廉,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新型手工艺。平常见到的色彩丽的腈纶毛线,在农贸市场上就可以买到,色彩齐全,每种颜色买上一两,百八十元的材料就可以做很多的画。绒絮画不是用棉花印染成所需要的颜色铺絮到画板上,而是利用毛线自身的复杂色彩铺絮成画,发挥了毛线绒絮形态自然、纤维细小的特点。它的独特之处是不用颜料和画笔,以剪刀、镊子作为作画的工具。绒絮画耐保存,画面盖着玻璃所以不怕灰尘,不怕潮湿,不怕虫蛀,不怕强光,还可以随时清洁。
这些带有主题性的拼贴画是作者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它们与彼时期美术创作主流——现实主义同步,即通过一定的比较具体的形象,具有情节性的画面表达某种主题,比如城市的繁忙、田野的优美、恋人的相爱等等。这些作品还保留着那时期艺术创作的时代印记。 这一类作品可能更适合以布贴的形式来表现,反过来说,布贴艺术更适于表现抽象或完全抽象的图形。布贴的局限在于不擅长细微的刻画,不易以线条表达,其优长是具有较丰富而饱和的色彩的表现力,布的纹理本身就有某种有趣的装饰性。所以,慧明布贴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是一种顺乎艺术规律的进步。 此前,一些媒体介绍时,都称之为“慧明布贴画”,认为还是叫“布贴艺术”更确切些。这样,在创作时作者可以不拘泥于具体形象的“画面”,便于充分发挥布贴形式的优长,展现这种艺术的色彩、肌理及其装饰性的表现魅力,充分表达作者的情趣和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