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NO.18)

作者王伟强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特色:
芒福德说:“城市*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以人为本,落实到城市更新的过程当中,应反映为:在更新规模与节奏上的节制、在塑造城市街区尺度上的把握、在更新主体方面的多元化、在都市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平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和谐。因此,我们期望将来“小规模、渐进式、多元化的城市更新模式”能够替代英雄主义式的冒进。  本期专辑所收录的内容正是以这样的思想贯穿成册,试图探寻当下都市文化与都市空间发展策略的多样性。专题文章的作者具有宽泛的国际视野,既有探讨了都市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下的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策略;也有关注于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城市品牌塑造;有介绍香港的社区更新中公众参与的过程和经验;还有对台湾以文化艺术为触媒的社区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什么?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着实热闹了一番。尽管文化博大飘渺,但街区确是实实在在的。它既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空间,又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社会存在。城市街区作为都市生活的物质载体,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如实地映照着时代生活方式与都市文脉的流变,发挥着传承都市文化发展与嬗变的职能。 本期专辑所收录的内容正是以这样的思想贯穿成册,试图探寻当下都市文化与都市空间发展策略的多样性。专题文章的作者具有宽泛的国际视野,既有探讨了都市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下的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策略;也有关注于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城市品牌塑造;有介绍香港的社区更新中公众参与的过程和经验;还有对台湾以文化艺术为触媒的社区发展的思考。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