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与话语符号学:方法与实践:方法与实践

作者库尔泰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7-01

特色:
本书为介绍符号学一般问题的入门书。书前有法国符号学家A.J.格雷玛斯的长篇序言《成果与设想》,一方面指出自重新发现了普洛普以来符号学的历程,另一万面尽可能区分符号学的成果与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所做的设想和假设及面临的*棘手的问题。全书从介绍基本概念入手,直至对《灰姑娘》一文做了符号学的分析,可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基本理论框架取自格雷玛斯极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对格雷玛斯乃至整个“巴黎符号学学派”理论的汇集和阐发。

请读片断: 普洛普走过的道路 这篇文章作为介绍符号学一般问题的入门书的序言,很想在一方面指出自重新发现了普洛普以来所走过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尽可能区分符号学的成果与为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所做的设想和假设的同时,说明一下它的*为棘手的问题中的一个问题。 1.对于普洛普《故事形态学》的批判性审视 1.描述性言语活动问题 我们不贬低普洛普的发现的重要性,但我们应该指出,他的分析结果在介绍上缺乏严密性,并且有着明显的漏洞。 a)像普洛普做的那样,说故事就是31种功能的接续(succession)(原文如此),这就需要提前确定“功能”(fonction)这个概念。然而,虽然我们可以为普洛普把“功能”视为人物的“行动范围”(sphére d'action)从直觉出发感到自豪,但他有关各种功能的表述方式却经常使我们感到困惑不解:如果“英雄的出发”可以看做是与一种活动形式(forme d'activités)相对应的一种“功能”的话,那么,“缺失”就远不能代表一种行为(faire),而更应该指的是一种状态(état),因此也就不能被视为是一种功能。 这样一来,当我们考虑普洛普的“功能”名称目录的时候,我们的印象便是,在普洛普的思想中,这些名称在归纳故事的各种变体(variantes)和统化它们的涵义及各种语序(séquences)的同时,更多的是用来概述(résumer),而不是用来指明我们可以把故事看成是一种有组织的程序的各种类型的接续活动。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