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力平,余秋雨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97-11-01 |
特色:
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时间的筛选总会使原本重要的人和事渐渐变得不重要,相反,又会使原本不重要的反而显得重要起来。一层层筛选,一次次过滤,*终凸现于历史的那批人中,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艺术氛想当初,满朝权贵豪强哪里看得起这些乐师、画匠、诗人、文士呢?但在千百年后人们的心目中,那个时代往往以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权贵豪强们只是艺术家大名下的“同时代人”罢了。为什么时间会省略掉那么多粗重的历史笔墨,特别垂青于艺术呢?我想这里透露了人类的一些终极性追求。美国一位早期政治家曾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这辈人骑在马背上征战,为的是我们儿子一代能从事科学和哲学,为的是我们孙子一代能从事音乐和舞蹈。他的传代概念当然是一种比拟,传达出他内心的人性目标。
片断:逝去的辉煌说西方音乐,人们通常溯源至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更早的情景没有详情记载,也不见什么明确的考古发现。因此,尽管岁月悠悠,世事变幻,古希腊连一丝音乐本体的“活的信息’邻无从传下,人们还是把这知之甚少的年代的音乐视为“曾有过的发达”与辉煌。其实,从现今掌握的资料看,与中国古代同时期的音乐相比,西方音乐史上的这一“古希腊情结”就要显得逊色多了。一般来说,乐器不能代表音乐本身,“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这一我国北宋诗人苏城所写的《琴诗》中的名句已说得很明白了。不过,古希腊人留存下来的,用今人无认识别的古代字母记谱体系所记的四十来件古希腊乐谱残片难以说明什么;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哲学家留下的一些音乐美学论述,也很难为后人揭示多少当时的音乐本体的秘密。相比之下,倒还是可考证与可识别的乐器较能为我们展示当年古希腊音乐的一些风采。这样,我们就应该来认识一下古希腊音乐中的两种*重要的乐器:里拉琴与阿夫洛斯管。里拉琴是古希腊文献中提及*广的乐器,就拿古希腊神话说吧,许多神抵如太阳神阿波罗、森林之神萨梯里、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特刺刻的歌手奥菲欧等等的手中常持有它。它的诞生有一个传说:赫尔墨斯于黎明时生下,几小时后就从库勒涅山洞走出,杀死一只乌龟,他把牛角和羊肠弦装于龟壳上就成了里拉琴。里拉琴的琴声很美妙,以至后来赫尔墨斯这位乐器制作“神童”偷杀了异母兄弟阿波罗的牛群作祭品而遭到阿波罗的追查时,那位怒气冲天的太阳神意被“小窃贼”手中的里拉琴琴声迷住,竟至握手言和。这样的传说对现代文明人来说自然已失却魁力,也证明不了什么。不过,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以他发现勾股弦定理的数学家思维及“一切皆数”的观点在当时已在一弦器上作实验并研究出了五度相生律看,(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人将可发现,这一“五度相生律”与春秋时期齐国管件所发明的“三分损益法”正可谓是殊途同归了,具体的实验如下:由一律出发,向上每隔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