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艺术(上下)

作者(美)房龙 著,衣成信 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10-01

特色:

《人类的艺术》是一本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很强的书。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他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又给予我们什么启发呢?让我们归纳或援引作者的言论,加以说明吧。 1.房龙说一切事物的成长,无不有其进化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不例外。 他在《人类的艺术》的结束语说:“我真正相信,一切事物的成长,都有其进化的过程。 2.房龙谈论艺术,是从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加以考察。 他把各种艺术,放在一定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地理的和历史的条件下,进行考察。 3.生活的艺术是*高的艺术。 房龙反复强调,“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做出自身的贡献。” 4.纯民族主义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房龙认为世界上无所谓纯粹的民族主义的文化。各国艺术,总是处于永不间断的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过程中,*后融为一体。 5.艺术上的完美来自勤学苦练。 房龙说,从事艺术工作(正如在自然科学方面)是没有捷径的。灵感不是成功之母,成功这母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更大的毅力。 6.艺术家富于想象力,追求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对丰富人类的生活有贡献,但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卑微。 7.艺术创作中的血与泪。 房龙说,研究希腊艺术时,人们必须记住,这是一小部分靠别人劳动生活的人的艺术。 8.历史上,艺术与教会、君主、贵族以及市民阶级(第三等级)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 早期的基督教会对艺术采取否定和敌视的态度。公元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教会由诋毁艺术,转而利用艺术传教。 9.音乐和绘画艺术的顶峰。 本书第四十二章有两幅很有意思的插图。一幅,房龙用山水画来显示音乐上的伟大成就。在*高的一座山峰上,写着贝多芬。其左下方的山峰,是巴赫,巴赫右下方的山峰,是莫扎特。比莫扎特略低一点的左侧山峰,是韩德尔。 另一幅画,显示的是绘画上的成就。 10.东方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作者以成分感的心愿在本书中屡次谈到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恩惠。 作者着重谈到中国艺术的魅力,谈到他少年时代荷兰人学习中国的中国热。 11.艺术家的品德。 除介绍一些伟大的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造诣之外,房龙还着意刻画每个艺术家的性格,对他们的品德,尤为重视。 12.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不懂艺术欣赏。 房龙要求人人要有艺术修养,要懂艺术欣赏。这点在本书一开始就提出来了。他描述了十九世纪英国农村破产的惨景。 13.现代艺术派别林立。 印象派画家技术功力很深,纯抽象主义的艺术,令人迷惑。但房龙相信,人类前途是光明 的。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