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7-02-13 |
特色:
富兰克林自传 1771年,写作于特怀福德镇,圣阿萨夫教堂主教家 我亲爱的儿子: 我素来就有收集祖辈的逸闻趣事的爱好,哪怕只是对一些非常琐屑的事情。也许你还能想起我们一起在英国的那些日子,想起那些我曾经为了逐一访问家族中的长者而跋山涉水的情景。,我想你对我的生活经历并不是很熟悉.你应该会很愿意了解一下吧。由于我现在正隐居在乡村,大概会有一周的闲暇时间,于是便端坐家中,写下我自己的经历。除此之外,我这样做还另有缘故。我出身贫寒而卑微,现在的生活却很富足,而且在世界上还颇有声誉。 到现在为止,我的一切都还非常顺利,这是我行事之道、处世之法的成功.当然也得承蒙上帝的关照。我想这些方法是值得子孙们效仿的。因为其中一些处境也许跟他们相仿,他们应该愿意对此有所了解。 在回想起人生中的成功的时候,我常常会禁不住这样想,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生活的机会,我仍愿意按原来的生活轨迹走一遭,不过希望能像作家出书那样,在再版的时候,纠正初版时的一些谬误。诚然,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我还要让人生中的坎坷更顺利地得到化解。然而,哪怕不能够实现这个想法.我仍旧愿意像原来一样地生活。既然这愿望不可能实现,那么重演生活的*佳方式就是回忆了。为了能让记忆永存,就需要把它记录下来。 我从我的一位伯伯那里得到一本关于祖辈事情的记录,从中得知。我们家族居住在诺桑普顿郡的爱克顿教区至少有300余年了,而他也不了解在此之前到底住了多长时间,因为那时候英国各地的人们都采用自己的姓氏.所以或许就始于他们采用“富兰克林”这个姓的时候吧。此前,“富兰克林”这个名字代表一个拥有30英亩自由领地的人民联盟,他们把打铁作为其副业。一直到我的这位伯伯的时候,我们家族还保持着这个打铁的副业。伯伯和我父亲依照规矩让他们的长子也做铁匠。 我还从爱克顿教区的户口登记本中查到了1555年以后的出生、婚嫁和丧葬情况的记录。我从那个户籍册里了解到,自己原来是五世以来小儿子的小儿子。我的祖父汤姆斯从1598年出生以后一直住在爱克顿,直到老年不能劳作的时候才搬到他儿子约翰的家里。约翰,也就是我父亲的师傅,是一个印染匠。他居住在牛津郡班布雷村。我的祖父在那里去世,他的长子汤姆斯就住在爱克顿的老屋,这份田产被他留给了唯一的女儿。他的女婿是个名叫费雪的威灵堡人。后来,他们又把这份田产转卖给了现在的庄园主伊斯德先生。我祖父的4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