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唐代风气,文人学士多上书贵公之门,以求进用。其中佳者颇能自树风节,然其体固已卑矣。今特取其*佳者,稍存一二。余则文采虽工,悉从割爱。魏晋以来,士大夫多方外之交,相与剖析禅理。鄙人于内典之书,无所窥见,故凡近此者不录
人类日繁,交际往来之事,亦日以众。言事达情,书札为重。数千年来,佳篇林立,散见史传及各大家文集中。今详加采择,勒为是编。春秋之世,词令极工。《左传》所载,如《子家遗赵宣子书》、《叔向遗子产书》之类,以既列为经,概不入选。书札之名,不一而足。其施之上者,曰奏记、曰上书、曰启、曰笺,自敌以下曰简、曰帖、曰教。其上下通用曰状。其实皆书类也。自来选家,皆各自为体。今一概入选,不复加以区别,惟对扬之体宜归奏议类者,不复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