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商店计算机管理系统(第二版)

作者成栋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05-01

特色:

任务陈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长期目标的框架的陈述。企业目标:希望在特定时间内能够在企业或企业内的职能部门达到的特定目标。目标要尽可能量化,并能够以某种方式来衡量。关键因素: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活动。每个目标一般有5个一8个关键因素,对于会在多个目标中出现的关键因素。可以提高其权重。关键因素必须是管理层对目标分析的结果。如果不采取措施识别出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关键活动,设立目标就显得毫无意义。关键因素提出了实现长期目标所需的步骤或前提条件。有助于了解无法实现目标的原因。●对信息系统的意义确定关键因素后,就可开发信息系统来处理它们。1.所有的关键因素都需要用信息系统来监督其完成情况(通过关键的业绩指标)。高层管理人员会要求定期反馈这些关键因素的进展,这样就建立了经理信息系统的需求。2.许多关键因素可能也要求提高系统的能力或重新思考系统的功能。用其他分析方法就可得出对系统改进的需求。关键因素只是根据企业目标来评估其相对的重要性。确定了关键因素后,可将其与企业业务活动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确定信息系统的作用了。内部价值链中的高成本的活动会产生很大的价值,因而就需要优先考虑对其的信息系统投入。关键因素分析技术原是常用的企业战略工具,但很多企业和咨询公司用它来确定IS/IT投资的关键领域,对IS/IT潜在投资进行非财务性评估,从而确定优先投入的项目,并由管理层而不是由信息技术专家来分配资源。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确定经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关键因素分析流程在进行关键因素分析前,高层领导必须确定任务和目标,并让企业的全体员工都明确了解,然后由管理层组成的小组来确定关键因素。一旦意见一致,就可让信息技术专家参与进来,并开始考察每个关键因素可能的信息系统投入机会。在高层领导充分了解并支持关键因素和相关的信息系统方案和优先级别后,再与影响成败的人员进行沟通。业务目标会随时间而变化,关键因素、信息系统需求及优先级别也是如此。因此,管理层要定期进行重新分析。§1.5. 信息分析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可对企业关键的内、外部因素有高层次的了解,并确定信息系统的需求。在进行详细分析前,需要对信息的使用和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数据的来源及其管理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有助于定义以下内容:1.数据库及合法访问者;2.优先执行的流程与并行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