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永新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详情 | 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29433699丛书名: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所属分类:图书->考试->公务员考试->山西省公务员考试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中公版·2023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深入分析了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类命题的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按照“紧扣真题,分析趋势——学习考点,掌握技巧——实战训练,查漏补缺”的顺序,分五篇系统讲解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具体特点如下:1.提纲挈领,让你知道学什么。各题型开篇“考情分析 考查形式 经典真题 思维导图”,通过解读题型和考点、分析解题思路,搭建思维导图,帮你构建知识体系。2.考点精讲,带你高效进阶。分析2022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归纳各部分的考点分布规律,做到“考什么,讲什么”。借助通俗易懂的小示例、小场景,搭配简洁、通俗的理论知识讲解,再辅以点对点、逐项分析的经典真题剖析,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3.干货加持,助你升级解题装备。本书分类设置了诸如“规律总结”“知识拓展”“巧避陷阱”“另类思维”“备考补给站”等小版块,为你提供各类知识补给,掌握更多“秒杀”绝技。lt;p->《中公版·2023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深入分析了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类命题的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按照“紧扣真题,分析趋势——学习考点,掌握技巧——实战训练,查漏补缺”的顺序,分五篇系统讲解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具体特点如下:lt;br /->1.提纲挈领,让你知道学什么。各题型开篇“考情分析 考查形式 经典真题 思维导图”,通过解读题型和考点、分析解题思路,搭建思维导图,帮你构建知识体系。lt;br /->2.考点精讲,带你高效进阶。分析2022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归纳各部分的考点分布规律,做到“考什么,讲什么”。借助通俗易懂的小示例、小场景,搭配简洁、通俗的理论知识讲解,再辅以点对点、逐项分析的经典真题剖析,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lt;br /->3.干货加持,助你升级解题装备。本书分类设置了诸如“规律总结”“知识拓展”“巧避陷阱”“另类思维”“备考补给站”等小版块,为你提供各类知识补给,掌握更多“秒杀”绝技。lt;br /->《中公版·2023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内含1套2022年7月9日多省市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和7套(2015—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具体特色如下:lt;br /->2022年7月9日多省市公务员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单独成册,即题目和答案解析装订成一个骑马钉,方便携带和翻阅。lt;br /->2015-2021年每套试卷的的题本单独成册,其答案及解析单独成册,方便考生翻阅。每套试卷都配有“答案总览”和“试题精解”,前者方便考生快速查找、核对答案,后者则附上完整版文字解析,不仅细化作答方法,还讲解多种解题技巧。lt;br /->同时随书附赠8张答题卡,以供考生进行演练,让考生真正拥有实战的体验。lt;br /->《中公版·2023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共收录2017—2022年山西及多省联考公考真题12套。所选真题求新求全,体现了山西公务员考试的具体情况,反映了近些年来山西公考的发展趋势;每套真题都附有详细讲解,为考生呈现完整的解答过程,以满足广大考生的备考需要。lt;br /->《中公版·2023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本书共分为考试综述、题型解析、时政热点三篇,涵盖申论考试与考情、作答步骤与方法、典型真题精讲、时政热点等内容。此外,本书分章详细讲解了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和申发论述题五大题型的作答方法,有针对性地为考生呈现各类题型的作答框架和解题技巧。lt;br /->本书理论深刻透彻、方法技巧实用,帮助考生了解题型特点,掌握实用方法,夯实申论基础。lt;br /->lt;br /->lt;/p->显示全部信息 |
内容试读 | 第一篇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片段阅读三种题型。第一章选词填空2022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选词填空的题量为20道(在总题量中占比为20/125)。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2022年山西公务员选词填空题量如下表所示:成语实词成语 实词3116文段给出一个或多个空缺,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缺处。(2021·联考)早在商汤时代,浴盘上就镌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词,旨在激励自己澡身而浴德,澡雪而精神,既要盥洗身体,更要涤荡心灵,保持向新求新的精神,产生的进步。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视频讲解A.与日俱进B.日新月异C.竿头日上D.突飞猛进第一步,分析上下文对应关系,弄清题干的行文逻辑。第二步,辨析词语差异,代入文段语境,确定答案。【解析】由“保持向新求新的精神,产生的进步”平行并列的句式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向新求新”构成并举关系,体现“新”的意思。“与日俱进”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竿头日上”形容学问、事业不断进步。“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三者均不含“新”之意,且“与日俱进”“突飞猛进”与“进步”语义重复,排除A、C、D。“日新月异”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其体现“新”的意思,可以与“向新求新”构成并举关系。故本题选B。上题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并举关系和辨析词语差异来求解。一般来说,选词填空题均可按照分析上下文对应关系和辨析词语差异这两个步骤进行分析解答,且每个步骤均涉及多种解题角度和技巧。下面我们开始具体学习这些解题角度与技巧。本章思维导图第一节分析上下文对应关系lt;p->第一篇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片段阅读三种题型。lt;br /->第一章选词填空lt;br /->2022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选词填空的题量为20道(在总题量中占比为20/125)。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2022年山西公务员选词填空题量如下表所示:lt;br /->成语实词成语 实词3116lt;br /->文段给出一个或多个空缺,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缺处。(2021·联考)lt;br /->早在商汤时代,浴盘上就镌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词,旨在激励自己澡身而浴德,澡雪而精神,既要盥洗身体,更要涤荡心灵,保持向新求新的精神,产生的进步。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与日俱进B.日新月异lt;br /->C.竿头日上D.突飞猛进lt;br /->第一步,分析上下文对应关系,弄清题干的行文逻辑。lt;br /->第二步,辨析词语差异,代入文段语境,确定答案。【解析】由“保持向新求新的精神,产生的进步”平行并列的句式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向新求新”构成并举关系,体现“新”的意思。lt;br /->“与日俱进”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竿头日上”形容学问、事业不断进步。“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三者均不含“新”之意,且“与日俱进”“突飞猛进”与“进步”语义重复,排除A、C、D。“日新月异”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其体现“新”的意思,可以与“向新求新”构成并举关系。故本题选B。lt;br /->上题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并举关系和辨析词语差异来求解。一般来说,选词填空题均可按照分析上下文对应关系和辨析词语差异这两个步骤进行分析解答,且每个步骤均涉及多种解题角度和技巧。下面我们开始具体学习这些解题角度与技巧。本章思维导图lt;br /->第一节分析上下文对应关系lt;br /->选词填空题给出的材料一般在上下文之间存在相互照应、相互论证的对应关系。考生可以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判断出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从而快速选出正确答案。选词填空题中涉及的常见的对应关系包括解释说明关系、相反相对关系、并举关系和递进关系。lt;br /->一、解释说明关系lt;br /->事在人为,也就是说,事情的成功全靠人们自己的努力。lt;br /->【解读】“也就是说”提示其前后内容“同义”,可以“互换”,即上下文存在解释说明关系——“事情的成功全靠人们自己的努力”是对“事在人为”的解释说明。lt;br /->示例中展示的上下文之间的解释说明关系,是选词填空题经常考查的一种对应关系。lt;br /->解释说明关系的含义及其常见提示信息类型如下表所示:lt;br /->含义解释说明关系是指上下文之间存在互相补充、说明或限定的关系常见提示信息类型①含有指代义的词语:这、那、此、这些、这样②表同义互换的词语:也就是说、即、无异于、换言之③表归纳概括的词语:可见、可谓、因此④表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⑤表假设、条件的词语:如果……就……、只有……才……⑥表举例论证的词语:也是如此、即是例证、譬如下面我们将给出四道真题,涵盖表格中的类型①~④,类型⑤~⑥在真题中较少出现,我们将在最后以句子的形式进行展示。(2021·联考)lt;br /->原创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源,抄袭无异于。影视行业想要成为常青树,优质的原创作品是根基。如果任由抄袭之风盛行,抄袭作者活跃在屏幕上,将从业者的生存环境,消耗整个行业的未来前景。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自相残杀放纵剥蚀B.自掘坟墓纵容腐蚀lt;br /->C.自投罗网放任销蚀D.自欺欺人容许磨蚀lt;br /->【解析】第一空,由表同义互换的词语“无异于”(类型②)可知,此处存在解释说明关系,即横线处所填词语是对前一句的同义转述。由“原创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源”可知,抄袭会让作品失去生命。“自相残杀”指同伴之间互相残害。“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两者均未体现抄袭会危害作品生命之意,排除A、D。“自投罗网”比喻自取灾祸,自己送死。其侧重于落入别人设下的圈套,文段并无此意,排除C。“自掘坟墓”比喻自寻死路,填入恰当。lt;br /->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纵容”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对应前文“任由”,符合文意;“腐蚀从业者的生存环境”是纵容抄袭作者活跃在屏幕上会产生的影响,恰当。lt;br /->故本题选B。(2021·联考)lt;br /->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生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境”——人人都想,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那么,需要人们久久为功;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报,难免会影响公众参与。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蜂拥而上妙手回春B.鸠占鹊巢神通广大lt;br /->C.据为己有一劳永逸D.坐享其成立竿见影lt;br /->【解析】第一空,由表示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类型④)可知,其前面内容是对人们想法的解释说明,“搭便车”体现的是不想付出行动之意。“蜂拥而上”形容人群拥挤着向前进。“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位置等。“据为己有”指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据下来归自己所有。三词均未体现“不想付出行动”之意,排除A、B、C。“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劳动的成果,符合句意。lt;br /->验证第二空,“立竿见影”比喻立即见到功效,填入与“需要人们久久为功”对应恰当。lt;br /->故本题选D。(2021·联考)lt;br /->国产电影之所以能够在票房上与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产电影这种互联网气质带来的亲切感、平民化,这是好莱坞电影难以比拟的优势。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平分秋色突出B.分庭抗礼本土lt;br /->C.不相上下草根D.和衷共济特别lt;br /->【解析】第一空,由“能够”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国产电影在票房上和好莱坞电影实力相当之意。“和衷共济”比喻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与文意无关,排除D。lt;br /->第二空,由表示解释说明关系的指代词“这”(类型①)可知,前面内容是对国产电影优势的具体解释,“亲切感”“平民化”体现了国产电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突出”强调显露出来。“草根”多用于形容平民阶层。两者均未体现“自身有特色”之意,排除A、C。“本土”指本来的生长地,填入形容中国电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恰当。lt;br /->故本题选B。(2020·山东)lt;br /->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等,可谓。二十世纪初,京剧进入繁荣期,出现了的繁盛局面。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大家云集异彩纷呈B.人才济济百花齐放lt;br /->C.群英荟萃百家争鸣D.名家辈出流派纷呈lt;br /->【解析】第一空,由表归纳概括的词语“可谓”(类型③)可知,此处存在解释说明关系——所填词语应是对前文的总结。由文段列举的名家和“之后,又有”的表述可知,京剧人才非常多,且其出现存在时间上的相继关系。“大家云集”“人才济济”和“群英荟萃”均强调同时出现,只有“名家辈出”可以体现戏曲大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对“光绪年间,有……;之后,又有……”的解释说明,排除A、B、C。lt;br /->验证第二空,“流派纷呈”填入可以用来形容京剧发展的繁盛局面,恰当。lt;br /->故本题选D。lt;br /->类型⑤如果生命是花,尊严就是芳香。lt;br /->【解读】“生命”与“尊严”的关系较为抽象,故使用表假设关系的词语“如果……就……”将两者的关系形象化,用“花”与“芳香”的关系进行类比,由此说明“尊严”对于“生命”的重要性。lt;br /->类型⑥健身的方式有很多,譬如跑步、打拳、练瑜伽等。lt;br /->【解读】“譬如”表示举例,后文的例子是在证明前文所述观点,即前后句中存在解释说明关系,“跑步、打拳、练瑜伽”是对“健身的方式”的解释说明。lt;br /->有些题目在考查解释说明关系时,并没有明显的提示信息,但我们也可以通过梳理空缺处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将相关的解释性词句找出来,并对其进行细致、系统分析,从而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lt;br /->如:图书以编辑出版学术著作为主,期刊以编辑发表学术论文为主,报纸以撰写发布学术信息为主,各司其职,按照相应体制的规章制度或业界约定俗成的规则独立运行。(三个“以……为主”是对“各司其职”的解释说明)lt;br /->二、相反相对关系lt;br /->讨论问题时,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应有自己的见解。lt;br /->【解读】“而”表示对上文的转折,意味着其后面内容与前文意义相反,即前后文存在相反相对关系——“人云亦云”与“有自己的见解”语义相反。lt;br /->示例中展示的上下文之间的相反相对关系,是选词填空题经常考查的一种对应关系。lt;br /->相反相对关系的含义及其常见提示信息类型如下表所示:lt;br /->含义相反相对关系是指上下文之间存在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关系常见提示信息类型①对照词:是……而不是……、多一些……少一些……、会……不会……②转折词:虽然……但是……、却、反而、然而、而、其实、但③否定词:不、不能、并非④变化词:转化为、回归、从……到……、变得下面我们将给出三道真题,涵盖表格中的类型①~③,类型④在真题中较少出现,我们将在最后以句子的形式进行展示。(2021·联考)lt;br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国民党军队,但到了战争中后期,有些野战军装备并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战场,也有一部分为解放区军工企业所生产。“小米加步枪”更重要的是指人民与军队的有力配合。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不亚于缴获B.不低于俘获lt;br /->C.不少于收获D.不优于抓获lt;br /->【解析】第一空,由表示相反相对关系的转折词“但”(类型②)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落后于”语义相反,表示装备不落后之意。“不低于”强调的是高低问题,“不少于”强调的是多少问题。两者均与是否“落后”无关,排除B、C。“不优于”强调的是落后,填入与句意相悖,排除D。lt;br /->验证第二空,“缴获武器装备”是常见表述。lt;br /->故本题选A。(2022·山东)lt;br /->在区位、产业、资金等硬优势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答案就在于形成软优势,在价值观念、制度体系、自然环境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价值的认同、情感的共鸣,最能打动人心。人才工作不能,必须深耕细作、向深处用情,既要有“千金市马骨”的,也要有“千年等一回”的耐心。lt;br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lt;br /->视频讲解A.浅尝辄止热lt;/p->显示全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