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
出版社 | 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
详情 |
耶路撒冷三千年 致中国读者 前言 序幕 第一部分 犹太教 1 大卫的世界 2 大卫的崛起 3 王国和圣殿 4 犹大的国王们 公元前930年—公元前626年 5 巴比伦的妓女 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39年 6 波斯人 公元前539年—公元前336年 7 马其顿人 公元前336年—公元前166年 8 马加比 公元前164年—公元前66年 9 罗马人来了 公元前66年—公元前40年 10 希律家族 公元前40年—公元10年 11 耶稣基督 公元10年—公元40年 12 希律家族的终曲 公元40年—公元66年 13 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 公元66年—公元70年 第二部分 异教 14 埃利亚·卡皮托利纳 公元70年—公元312年 第三部分 基督教 15 拜占庭的盛世 公元312年—公元518年 16 拜占庭的衰落:波斯入侵 公元518年—公元630年 第四部分 伊斯兰教 17 阿拉伯的征服 公元630年—公元660年 18 倭马亚王朝:圣殿的修复 公元660年—公元750年 19 阿拔斯王朝:遥远的主人们 公元750年—公元969年 20 法蒂玛王朝:宽容与疯狂 公元969年—公元1099年 第五部分 十字军东征 21 大屠杀 公元1099年 22 十字军国家的兴起 公元1100年—公元1131年 23 十字军国家的黄金时代 公元1131年—公元1142年 24 僵局 公元1142年—公元1174年 25 麻风病国王 公元1174年—公元1187年 26 萨拉丁 公元1187年—公元1189年 27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萨拉丁和理查 公元1189年—公元1193年 28 萨拉丁王朝 公元1193年—公元1250年 第六部分 马穆鲁克 29 从奴隶到苏丹 公元1250年—公元1339年 30 马穆鲁克的衰落 公元1399年—公元1517年 第七部分 奥斯曼 31 苏莱曼的伟业 公元1517年—公元1550年 32 神秘主义者和弥赛亚 公元1550年—公元1705年 33 诸家族 公元1705年—公元1799年 第八部分 帝国 34 圣地的拿破仑 公元1799年—公元1806年 35 新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和迪斯累利 公元1806年—公元1830年 36 阿尔巴尼亚人的征服 公元1830年—公元1840年 37 福音派传教士 公元1840年—公元1855年 38 新城市 公元1855年—公元1860年 39 新宗教 公元1860年—公元1870年 40 阿拉伯之城,帝国之都 公元1870年—公元1880年 41 俄国人 公元1880年—公元1898年 第九部分 犹太复国主义 42 德国皇帝 公元1898年—公元1905年 43 耶路撒冷的乌得琴演奏者 公元1905年—公元1914年 44 世界大战 公元1914年—公元1916年 45 阿拉伯起义,《贝尔福宣言》 公元1916年—公元1917年 46 圣诞礼物 公元1917年—公元1919年 47 战胜国和战利品 公元1919年—公元1920年 48 英国的委任统治 公元1920年—公元1936年 49 阿拉伯起义 公元1936年—公元1945年 50 肮脏的战争 公元1945年—公元1947年 51 犹太人的独立,阿拉伯人的大灾难 公元1948年—公元1951年 52 分隔 公元1951年—公元1967年 53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54 21世纪 后记 今晨 附录 族谱 地图 致谢 译后记 大人物的世界史 1 前言 拉美西斯大帝 RAMESES THE GREAT 大卫和所罗门 DAVID & SOLOMON 尼布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 II 居鲁士大帝 CYRUS THE GREAT 释迦牟尼 THE BUDDHA 孔子 CONFUCIUS 孙武 SUN TZU 列奥尼达一世 LEONIDAS 希罗多德 HERODOTUS 亚西比德 ALCIBIADES 柏拉图 PLATO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秦始皇 QIN SHI HUANG 汉尼拔 HANNIBAL 犹大·马加比和他的兄弟们 JUDAH THE MACCABEE AND HIS BROTHERS 西塞罗 CICERO 恺撒 CAESAR 大希律王 HEROD THE GREAT 克利奥帕特拉 CLEOPATRA 奥古斯都和利维娅 AUGUSTUS & LIVIA 耶稣 JESUS 卡利古拉 CALIGULA 尼禄 NERO 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 康茂德 COMMODUS 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THE HUN 穆罕默德 MUHAMMAD 穆阿维叶和阿卜杜拉·马利克 哈里发们和阿拉伯帝国征服的脚步 MUAWIYA & ABD AL-MALIK 武曌 WU ZHAO 查理曼 CHARLEMAGNE 哈伦·拉希德 HAROUN AL-RASHID 玛洛齐亚夫人和教皇娼妓政治 MAROZIA AND THE PAPAL PORNOCRACY “保加利亚屠夫”巴西尔二世 BASIL THE BULGAR SLAYER 哈桑·萨巴赫和刺客 HASSAN AL-SABBAH AND THE ASSASSINS 布永的戈弗雷(1060—1100年)和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东侵军国王 GODFREY OF BOUILLON & THE CRUSADER KINGS OF JERUSALEM 阿基坦的埃莉诺 ELEANOR OF AQUITAINE 萨拉丁 SALADIN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软剑”约翰 RICHARD THE LIONHEART & JOHN SOFTSWORD 霍亨斯陶芬的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OF HOHENSTAUFEN 伊莎贝拉王后和罗杰·莫蒂默 ISABELLA & ROGER MORTIMER 爱德华三世和“黑王子” EDWARD III & THE BLACK PRINCE 帖木儿 TAMERLANE 理查二世 RICHARD II 亨利五世 HENRY V 吉尔斯·德·莱斯 GILLES DE RAIS 圣女贞德 JOAN OF ARC 托尔克马达 TORQUEMADA 弗拉德伯爵 VLAD THE IMPALER 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萨伏那罗拉 SAVONAROLA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 ISABELLA & FERDINAND 大人物的世界史 2 哥伦布 COLUMBUS “冷酷者”赛利姆 SELIM THE GRIM 皮萨罗 PIZARRO 巴巴罗萨和“银手臂” BARBAROSSA & SILVER ARM 波吉亚家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与他的子女恺撒和卢克雷齐娅 THE BORGIAS: POPE ALEXANDER VI AND HIS CHILDREN CESARE & LUCREZIA 麦哲伦 MAGELLAN 巴布尔 BABUR 埃尔南·科尔特斯 HERNáN CORTéS 亨利八世 HENRY VIII 苏莱曼大帝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伊万雷帝 IVAN THE TERRIBLE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阿克巴大帝 AKBAR THE GREAT 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伽利略 GALILEO 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阿拔斯大帝 ABBAS THE GREAT 华伦斯坦 WALLENSTEIN 克伦威尔 CROMWELL 奥朗则布 AURANGZEB 佩皮斯 PEPYS 路易十四 LOUIS XIV 牛顿 NEWTON 马尔堡公爵 MARLBOROUGH 彼得大帝 PETER THE GREAT 纳迪尔沙阿 NADER SHAH 伏尔泰 VOLTAIRE 塞缪尔·约翰逊 SAMUEL JOHNSON 腓特烈大帝 FREDERICK THE GREAT 卡萨诺瓦 CASANOVA 库克船长 CAPTAIN COOK 叶卡捷琳娜大帝 CATHERINE THE GREAT 波将金 POTEMKIN 华盛顿 WASHINTON 杰弗逊 JEFFERSON 杜桑·卢维杜尔 TOUSSAINT LOUVERTURE 塔列朗 TALLEYRAND 莫扎特 MOZART 罗伯斯庇尔 ROBESPIERRE 纳尔逊 NELSON 威灵顿 WELLINGTON 拿破仑一世 NAPOLEON I 贝多芬 BEETHOVEN 简·奥斯汀 JANE AUSTEN 夏卡 SHAKA 拜伦 BYRON 巴尔扎克 BALZAC 普希金 PUSHKIN 大仲马和小仲马 ALEXANDRE DUMAS PèRE & FILS 迪斯雷利 DISRAELI 加里波第 GARIBALDI 拿破仑三世 NAPOLEON III 林肯 LINCOLN 开膛手杰克 JACK THE RIPPER 达尔文 DARWIN 大人物的世界史 3 狄更斯 DICKENS 俾斯麦 BISMARCK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巴斯德 PASTEUR 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和伊莱扎·林奇 FRANCISCO LóPEZ & ELIZA LYNCH 托尔斯泰 TOLSTOY 利奥波德二世 LEOPOLD II 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克莱蒙梭 CLEMENCEAU 莎拉·伯恩哈特 SARAH BERNHARDT 莫泊桑 MAUPASSANT 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 威廉二世 WILHELM II 劳合·乔治 LLOYD GEORGE 图卢兹—罗特列克 TOULOUSE-LAUTREC 拉斯普京 RASPUTIN 甘地 GANDHI 特鲁希略 TRUJILLO 罗曼·冯·恩琴 UNGERN VON STERNBERG 普鲁斯特 PROUST 沙克尔顿、斯科特和阿蒙森 SHACKLETON, SCOTT & AMUNSDEN 丘吉尔 CHURCHILL 伊本·沙特 IBN SAUD 比利亚和萨帕塔 VILLA & ZAPATA 爱因斯坦 EINSTEIN 恩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勒:三大帕夏 ENVER, TALAT & JEMAL: THE THREE PASHAS 阿塔图尔克 ATATüRK 毕加索 PICASSO 罗斯福 ROOSEVELT 墨索里尼 MUSSOLINI 东条英机 TOJO 本—古里安 BEN-GURION 希特勒 HITLER 尼赫鲁 NEHRU 布尔加科夫 BULGAKOV 佛朗哥 FRANCO 伊萨克·巴别尔 ISAAC BABEL 朱可夫 ZHUKOV 卡彭 CAPONE 海明威 HEMINGWAY 希姆莱与海德里希 HIMMLER & HEYDRICH 奥威尔 ORWELL 杜瓦利埃 DUVALIER 辛德勒 SCHINDLER 奥德特·桑塞姆 ODETTE SANSOM 约翰·肯尼迪 JFK 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 NASSER, SADAT, MUBARAK 曼德拉 MANDELA 伊朗国王巴列维 THE SHAH OF IRAN 恩圭马 NGUEMA 伊迪·阿明 IDI AMIN 撒切尔 THATCHER 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埃尔维斯 ELVIS 萨达姆·侯赛因 SADDAM HUSSEIN 穆罕默德·阿里 MUHAMMAD ALI 埃斯科瓦尔 ESCOBAR 奥萨马·本·拉登 OSAMA BIN LADEN 青年斯大林 序 INTRODUCTION 序曲 攻袭银行 PROLOGUE 第一部分 PART ONE 1 凯可的奇迹:索索 2 疯狂贝索 3 拳击、摔跤和唱诗 4 一场哥里的绞刑 5 诗人与神父 6 “眼神灼人的年轻人” 7 宿舍之战:索索对决“污点”神父 8 气象员:党派和王子 9 斯大林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10 “我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打工!”——巴统的纵火、屠杀和逮捕 第二部分 PART TWO 11 囚犯 12 冻坏了的格鲁吉亚人:西伯利亚放逐之旅 13 布尔什维克的情人 14 1905年:山地之王 15 1905年:士兵、乞丐和裁缝 16 1905年:山鹰——斯大林与列宁的会面 17 穿灰衣的人:婚姻、骚乱(和瑞典) 18 劫海船与做父亲 19 斯大林在伦敦 20 卡莫疯了 21 卡托的悲剧:斯大林的追悔莫及 22 “黑色之城”的大佬:财阀、保护费和海盗 23 跳蚤比赛、清除叛徒与逼疯——监狱游戏 24 “大河雄鸡”和贵妇 25 “牛奶工”:斯大林是沙皇间谍吗? 第三部分 PART THREE 26 两位失落的未婚妻和一位怀孕的村妇 27 中央委员会和“万人迷”女学生 28 “不要忘记那个名字,敬畏它!” 29 “逃亡大师”:卡莫的最终一跃和最后的银行攻袭 30 和神秘的瓦伦蒂娜一起旅行 31 1913年的维也纳:神奇的格鲁吉亚人、奥地利艺术家和老朽的帝王 32 秘密警察的舞会:伪装者的出卖 第四部分 PART FOUR 33 “亲爱的,我很绝望!” 34 1914年:北极圈的情事 35 猎人 36 西伯利亚的鲁滨孙 37 斯大林的鹿拉雪橇和西伯利亚之子 第五部分 PART FIVE 38 1917年春:为难的领袖 39 1917年夏:大街上的水兵 40 1917年秋:索索和娜迪亚 41 1917年冬:倒计时 42 光辉的1917年10月 43 权力:斯大林走上前台 尾声 EPILOGUE 老去的“暴君” ——回忆往事 斯大林的曾用名、昵称、笔名和化名 STALIN'S NAMES,NICKNAMES,BYLINES AND ALIASES 人物表 LIST OF CHARACTERS 备注 NOTE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书信中的世界史 文前 前言 爱情篇 亨利八世致安妮·博林 弗里达·卡洛致迭戈·里维拉 托马斯·杰斐逊致玛丽亚·科斯韦 叶卡捷琳娜大帝致波将金大公 詹姆斯一世致白金汉公爵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致弗吉尼亚·伍尔夫 苏莱曼大帝与许蕾姆·苏丹互致 阿娜伊丝·宁致亨利·米勒 亚历山德拉致拉斯普京 霍雷肖·纳尔逊致艾玛·汉密尔顿 拿破仑·波拿巴致约瑟芬 亚历山大二世致卡佳·多尔戈鲁卡娅 约瑟夫·斯大林致佩拉格娅·奥努夫里娃 家庭篇 伊丽莎白一世致玛丽一世 维尔玛·格林瓦尔德致库尔特·格林瓦尔德 卡达什曼—恩利尔致阿孟霍特普三世 奥利弗·克伦威尔致瓦伦丁·沃尔顿 杜桑·卢维杜尔致拿破仑 亚历山大一世致妹妹凯瑟琳 查理一世致查理二世 斯韦特兰娜·斯大林娜致父亲斯大林 奥古斯都致盖乌斯·恺撒 约瑟夫二世致弟弟利奥波德二世 拉美西斯大帝致赫梯国王哈图西里 创作篇 米开朗琪罗致乔瓦尼·达·皮斯托亚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致表妹玛丽安娜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致埃韦利纳·汉斯卡 毕加索致玛丽—泰蕾兹·沃尔特 约翰·济慈致范妮·布劳恩 T. S.艾略特致乔治·奥威尔 勇气篇 司马迁致任安 莎拉·贝恩哈特致帕特里克·坎贝尔夫人 范妮·伯尼致姐姐埃丝特 戴维·休斯致父母 发现篇 埃达·洛夫莱斯致安德鲁·克罗斯 威尔伯·莱特致史密森学会 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致查尔斯·达尔文 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国王费迪南德与王后伊莎贝拉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致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 旅行篇 安东·契诃夫致阿纳托利·柯尼 居斯塔夫·福楼拜致路易斯·布耶 战争篇 彼得大帝致叶卡捷琳娜一世 拿破仑致约瑟芬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致盟军全体将士 奥尔登堡公爵夫人致兄长亚历山大一世 腓力二世致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 哈伦·拉希德致尼基弗鲁斯一世 拉斯普京致尼古拉二世 血腥篇 彼安基致诺捷美特 毁灭篇 西奥博尔德·冯·贝特曼—赫尔维格致利奥波德·贝希托尔德伯爵 哈里·杜鲁门致欧文·库普西内特 灾难篇 小普林尼致塔西佗 伏尔泰致M.特龙金 友谊篇 A. D.查特尔上尉致母亲 马克·安东尼致屋大维 马克思与恩格斯互致 富兰克林·D.罗斯福致温斯顿·丘吉尔 阿道夫·希特勒致贝尼托·墨索里尼 波将金大公与叶卡捷琳娜大帝互致 愚蠢篇 格奥尔格·冯·许尔森致埃米尔·冯·格尔茨 萨德侯爵致“那些折磨我的愚蠢的恶棍” 亚历山德拉皇后与尼古拉二世互致 正直篇 玛丽亚·特蕾西亚致玛丽·安托瓦妮特 圣雄甘地致希特勒 亚伯拉罕·林肯致尤里西斯·S.格兰特 约翰·普罗富莫致哈罗德·麦克米伦 杰奎琳·肯尼迪致尼基塔·赫鲁晓夫 巴布尔致儿子胡马雍 埃米尔·左拉致菲利·福尔 “豪华者”洛伦佐致乔瓦尼·德·美第奇 解放篇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致妇女社会政治同盟 罗莎·帕克斯致杰茜卡·米特福德 纳尔逊·曼德拉致温妮·曼德拉 阿布拉姆·汉尼拔致彼得大帝 西蒙·玻利瓦尔、曼努埃拉·萨恩斯与詹姆斯·索恩互致 命运篇 奥斯卡·王尔德致罗伯特·罗斯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阿伦·伯尔互致 匿名者致蒙蒂格尔勋爵 巴布尔致胡马雍 尼基塔·赫鲁晓夫致约翰·F.肯尼迪 亚历山大·普希金致雅各布·冯·盖克伦 权力篇 丘吉尔致罗斯福 理查一世与萨拉丁互致 阿瑟·詹姆斯·贝尔福致罗斯柴尔德勋爵 乔治·布什致比尔·克林顿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致弗朗切斯科·韦托里 亨利七世致他的“挚友们” 约翰·亚当斯致托马斯·杰斐逊 马尔伯勒公爵、安妮女王与马尔伯勒公爵夫人互致 唐纳德·J.特朗普致金正恩 衰败篇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致儿子们 西蒙·巴尔·科赫巴致约书亚 汉谟拉比致阿拉西亚国王 奥朗则布致儿子穆罕默德·阿扎姆·沙阿 玻利瓦尔致何塞·弗洛雷斯 告别篇 莱昂纳德·科恩致玛丽安·伊伦 “海丽特”致贾科莫·卡萨诺瓦 丘吉尔致妻子克莱芒蒂娜 尼古拉·布哈林致斯大林 弗兰茨·卡夫卡致马克斯·勃罗德 沃尔特·雷利致妻子贝丝 艾伦·图灵致诺曼·劳特利奇 切·格瓦拉致菲德尔·卡斯特罗 罗伯特·罗斯致莫尔·阿迪 卢克雷齐娅·博尔贾致教皇利奥十世 哈德良致安东尼·庇护和他的灵魂 致谢 译名表 权利说明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1、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阴谋、虚构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发生地。 “讲故事的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在国内畅销多年,一问世即获颁“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收获凤凰网、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和专业机构评选的“年度好书”“年度影响力图书”等赞誉,并在当当月度和年度榜单中名列前茅。全新增订版则在此基础上新增第54章《21世纪》等3万字内容、30张彩色插图,同时还有作者致中国读者的信。 2、《大人物的世界史》是《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写给大众的世界史入门读物。 历史不是由少数人决定的,但正是这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构成了我们当今世界的面貌。从拉美西斯大帝、孔子到安妮·弗兰克、本·拉登,从国王、女皇、征服者、匪徒到先知、诗人、作曲家、哲学家,他们或高尚、勇武,有着独特的魅力、智力和创造力;或鲁莽、蛮横、残酷、无耻、近乎疯狂;或者,他们是这两者的结合,是英雄和野兽的矛盾体。 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纪传体笔法,依时间顺序讲述了这100多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而构成了这部独特的横跨3000多年的世界史。 西蒙·蒙蒂菲奥里谈及写作的初衷,如是说:“我的目的是鼓励读者去更多地发掘那些大人物的生平——正是这些人,不论男女,造就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 3、《青年斯大林》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奥里历时10年,走访9个国家23座城市,掌握*披露的权威档案,重述斯大林如何从鞋匠的儿子终成为列宁的左右手这一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还原一部前苏联的史前史。 斯大林是修鞋匠的儿子,有溺爱自己的母亲,以及给他带来童年阴影的父亲;他是神学院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他是诗人,有着俊美的面容、忧郁的表情,深受女孩子喜欢,因此有过诸多的情人;他是西伯利亚流放者,是“逃跑大师”,多次从监狱和流放地逃脱…… 蒙蒂菲奥里在《青年斯大林》这本权威著作中,以详尽的研究、一系列全新的资料,和仿若狄更斯附体一般的叙事技巧,跌宕起伏地讲述了一个多面、矛盾的斯大林形象。 4. 《书信中的世界史》收录100余封书信,包含情书、家信、外事交涉、战争宣言、和平方案等,它们封存人类生活和信念,成为研究历史的*手资料: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写信向同父异母的姐姐“血腥玛丽”求饶,是否会有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如果盟军诺曼底登陆失败,艾森豪威尔将军会给盟军将士发去怎样的慰问?如果王尔德没有“鲁莽”地回应来自情人父亲的侮辱,他是否会快乐地度过余生?在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前夜,已经下定决心的希特勒写信给墨索里尼究竟是为哪般?…… 蒙蒂菲奥里聚焦每一封信所呈现的瞬间,还原历史的现场,让我们得以瞥见君王、女皇、将军、演员、作家、科学家、探险家、总统等的生活和思想。这些人物拨动历史的琴弦,他们所写下的书信有的高贵而鼓舞人心,有的令人不安;有些是卓越的文学范本,有些则很鲁莽;许多是充满情欲的,另一些则让人心碎……而正是由他们所组成的无数个体的选择,以及人类普遍的情感,推动历史前行。阅读这些作为档案、作为生命之即使呼吸的书信,我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过去,理解当下,并照亮未来的道路。 |
内容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