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气灵光之境

作者缪钺著,缪元朗编选,景蜀慧导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详情开 本:32开纸 张:轻型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683490所属分类: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介绍缪钺(1904—1995),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历史学家、诗词作家。字彦威。江苏溧阳人,生于直隶(今河北)迁安县。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后,在保定多所中学任国文教员,其间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教授。1938年10月起,任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46年8月起,任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52年11月后,专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顾问,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著有《诗词散论》《杜牧年谱》《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冰茧庵论学书札》等专著,另有诗词集《冰茧庵诗词稿》行世。景蜀慧,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缪钺先生。著有《魏晋诗人与政治》《魏晋文史寻微》等,主持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之《南齐书》《梁书》《陈书》。缪元朗,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缪钺先生编年事辑》等,并主编《缪钺先生学记》。
内容简介缪钺先生学宗王国维、陈寅恪,是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更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诗人、词学家。本书择选其三十余篇诗词论文、随笔,论析了诗体流变、诗词特性,以及曹植、杜牧、李商隐、姜夔、汪元量、元好问、王国维等诗人词人的创作特色与成就等。这些文章写作跨度长达六十年,集中展现了作者深广厚重的学养、博通敏锐的眼光,在史学与文学间游弋、融通的治学之道,是普通民众走近诗词、提升诗词素养的上乘读物。
内容试读论宋诗(节选)唐宋诗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兹更进而研讨之。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惟杜甫多叙述议论,然其笔力雄奇,能化实为虚,以轻灵运苍质。韩愈、孟郊等以作散文之法作诗,始于心之所思,目之所睹,身之所经,描摹刻画,委曲详尽,此在唐诗为别派。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如苏黄多咏墨、咏纸、咏砚、咏茶、咏画扇、咏饮食之诗,而一咏茶小诗,可以和韵四五次。(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和答子瞻》《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以双井茶送孔常父》《常父答诗复次韵戏答》,共五首,皆用“书”“珠”“如”“湖”四字为韵。)余如朋友往还之迹,谐谑之语,以及论事说理讲学衡文之见解,在宋人诗中尤恒遇之。此皆唐诗所罕见也。夫诗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玩味无 ,此六朝及唐人之所长也。宋人略唐人之所详,详唐人之所略,务求充实密栗,虽尽事理之精微,而乏兴象之华妙。李白、王维之诗,宋人视之,或以为“乱云敷空,寒月照水”(许尹《山谷诗注序》),不免空洞,然唐诗中深情远韵,一唱三叹之致,宋诗中亦不多觏。故宋诗内容虽增扩,而情味则不及唐人之醇厚,后人或不满意宋诗者以此。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