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锴讲李商隐

作者刘学锴 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详情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73802491所属分类:图书->古籍->古籍整理->其他古籍整理
作者介绍刘学锴(1933- ),浙江松阳人。1952-1963年,就读并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2016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终身成就奖。主要论著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商隐诗歌集解》(2004年增订本)、《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资料汇编》、《温庭筠全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刘学锴讲唐诗》、《李商隐诗选》、《温庭筠诗词选》、《李杜诗选》、《唐诗选注评鉴》。此外,还有《李商隐诗歌接受史》、《温庭筠传论》等。论著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图书奖项。
内容简介
内容试读元和七年初,李商隐在获嘉县廨出生,当时他父亲李嗣正在获嘉县当县令。在他之前,已有三位姊姊,他出生时裴氏仲姊已经十九岁。结婚以后二十来年未曾得子的李嗣对这个迟迟到来的宁馨儿自然分外珍爱,而且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给他取名商隐,字义山。商隐之名,当是取义于秦末汉初隐于商山的四位高士,即后世所谓“商山四皓”。古人名与字义每相关,商隐的一位堂兄字让山,李嗣于是给商隐取字为“义山”,也是取义于四皓之高义如山之意。商山四皓后来因张良之荐,出来辅佐汉高祖的太子,安定储位。李嗣给这个孩子取名商隐,自然不是希望孩子隐居不仕,而是企盼他如四皓之待时而出,成为帝王之佐。对父亲在取名字上所寄托的这种厚望,商隐似有深刻领会。他后来写过两首《四皓庙》诗,一首借慨李德裕能任用石雄,破回鹘、平泽潞,却不能如张良之荐四皓、安储位;另一首则借四皓之建立羽翼殊勋而见弃于时,以托讽时君之斥弃功臣。两诗都赞扬了四皓的“羽翼殊勋”,可见商隐对他们的钦仰。他在《骄儿诗》中甚至希望自己的儿子衮师将来能为“帝王师”,将父亲曾寄予的厚望转寄予下一代。衮是帝王穿着的衮龙服,衮师亦即帝王之师。《骄儿诗》云:“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因此衮师之名同样寄托着商隐对儿子的期望。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