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伊迪丝·伊娃·埃格尔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详情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 序言 释放我们的心智囚徒 第一章 受害者心态型牢笼: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章 逃避型牢笼: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没有百优解 第三章 自我忽视型牢笼:与他人的所有关系都会走向终结 第四章 秘密型牢笼:一个屁股坐在两把椅子上 第五章 内疚和羞耻型牢笼:除了你自己,没人会拒绝你 第六章 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什么还没发生呢? 第七章 僵化思维型牢笼: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第八章 怨恨型牢笼:你会希望和自己结婚吗? 第九章 恐惧型牢笼:你是正在进化还是在原地旋转? 第十章 评判型牢笼:你的内心住着一名纳粹 第十一章 绝望型牢笼:假如今天我幸存下来,明天我就会自由 第十二章 不宽恕型牢笼:没有愤怒就没有宽恕 后记 致谢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将我们的心灵牢牢困住的,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牢笼,是我们自己植脑海的想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我们不去坦然面对,却指责苍天不公,被困在受害者心态里; 面对亲朋好友的期待,我们隐藏甚至扭曲了真实的自我,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 面对至亲挚爱的离去,我们用懊恼和内疚逃避现实,被困在未解决的悲伤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本书描述的12种普遍的心理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却不知道,获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这些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著名心理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用她疗愈自己的刻骨创伤和无数来访者心灵枷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由的基础是具备选择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遭遇。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我们就能解救自己,让心灵得到自由。【推荐语】1.从坎坷的人生寻得生命真谛 伊迪丝这一生遭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苦难,她少年时受到迫害,随后被投集中营,在美国辗转落脚后又目睹了种族歧视问题;伊迪丝这一生也迸发出常人所不能及的生命力,她从人间炼狱走了出来,在50岁时取得博士学位,帮助了无数遇到心理问题的人们,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伊迪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她都能走出心灵困境,那我们一定也可以。 2.在悠长的行医岁月凝聚智慧 自1978年取得行医许可,伊迪丝·埃格尔已经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超过40年了。至今,94岁高龄的她仍然没有退休,仍然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来访者。拥有40余年临床经验的她告诉我们,令我们痛苦的精神牢笼存在于内心,而它的钥匙就在我们手中。 3.用温情脉脉的语言浸润人心 伊迪丝将心理学原理融极富感染力的叙述,用有温度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来访者的亲身经历,用认知行为疗法、意义疗法、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对这些人生故事加以分析和阐释,润物无声地带领读者走出心灵困境。【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Edith Eva Eger)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尚在人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1944年,时年16岁的伊迪丝被关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经历了8个月的非人折磨后得到解救。 伊迪丝于1978年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数十年间一直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教授。 埃格尔博士曾多次登上荧屏,参加奥普拉脱口秀、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节目,与人们分享她获得治愈的心路历程,帮助他人摆脱创伤。她的自传《拥抱可能》(The Choice)获比尔·盖茨推荐,在世界多国畅销。 |
内容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