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阅读

作者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著,黄灿然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详情开 本:128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4789714所属分类:图书->文学->外国随笔
作者介绍维斯瓦娃·辛波斯卡(Wis?awa Szymborska,1923—2012)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五岁开始创作儿童诗。她的诗作结构精巧,用字精炼,浅显易懂,平易近人。她擅长以幽默、睿智、机敏的语言描写严肃的主题,如战争、死亡,从日常生活中捡拾诗意,汲取喜悦,以小博大,举重若轻,以诗歌回答生活,被公认为当代zui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之美誉。黄灿然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我的灵魂》《奇迹集》《发现集》等。译有《卡瓦菲斯诗集》、《巴列霍诗选》、苏珊·桑塔格《论摄影》、布罗茨基《小于一》等;近期译著有《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希尼三十年文选》、希尼《开垦地:诗选》、《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等;zui新译著为《站在人这边——米沃什五十年文选》《火——鲁米抒情诗》。2011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2018年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首届“年度致敬”奖。现居深圳洞背村。
内容简介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zui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内容试读心不在焉的教授们有关伟人的逸闻读起来总是令人精神一振。可不是吗,读者想,虽然我没有发现氯仿,但我还不至于像李比希那样,成了全班差的学生。我当然不是个发现砷凡纳明的人,但至少我不像埃尔利希那样没头没脑,给自己写信。在元素周期分类法上,门捷列夫无疑领先我几个光年,但是在梳理头方面,我要比他克制得多,也要整洁得多。还有,我哪会像巴斯德那样,忘记在自己的婚礼上露面?或像拉普拉斯那样,把糖缸锁起来,不让妻子随便拿。与这些科学家相比,我们确实感到自己略微理性些,教养好些,在日常生活方面甚至可能还高尚些。此外,从我们的有利位置看,我们知道哪个科学家是对的,哪个是可耻地错的。例如,像佩滕科弗这样的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无关宏旨啊!佩滕科弗是一位医生,他猛烈地攻击有关细菌具有致病力量的发现。当科赫发现霍乱弧菌的时候,佩滕科弗公开吞下一整个试管的这类令人厌恶的微生物,想证明以科赫为代表的细菌学家们是危险的夸大狂。这个逸闻因为佩滕科弗竟然安然无恙而获得一种特殊光泽。他保持身体健康,并且直到生命终结时,都还在不屑地炫耀他的胜利。他为什么未受感染,在医学上至今依然是一个谜。但在心理学上则不是什么秘密。时不时总会出现这样一些人,他们对明显的事实总有特别强大的抵抗力。啊,你我都不是佩滕科弗,这是多么惬意和荣幸呀!《科学家轶事》,瓦茨瓦夫?戈勒博维奇著,华沙:大众科学出版社,1968年。被惊吓的重要lt;p->心不在焉的教授们lt;br /->lt;br /->有关伟人的逸闻读起来总是令人精神一振。可不是吗,读者想,虽然我没有发现氯仿,但我还不至于像李比希那样,成了全班差的学生。我当然不是个发现砷凡纳明的人,但至少我不像埃尔利希那样没头没脑,给自己写信。在元素周期分类法上,门捷列夫无疑lt;br /->领先我几个光年,但是在梳理头方面,我要比他克制得多,也要整洁得多。还有,我哪会像巴斯德那样,忘记在自己的婚礼上露面?或像拉普拉斯那样,把糖缸锁起来,不让妻子随便拿。与这些科学家相比,我们确实感到自己略微理性些,教养好些,在日常生活方面甚至可能还高尚些。此外,从我们的有利位置看,我们知道哪个科学家是对的,哪个是可耻地错的。例如,像佩滕科弗这样的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无关宏旨啊!佩滕科弗是一位医生,他猛烈地攻击有关细菌具有致病力量的发现。当科赫发现霍乱弧菌的时候,佩滕科弗公开吞下一整个试管的这类令人厌恶的微生物,想证明以科赫为代表的细菌学家们是危险的夸大狂。这个逸闻因为佩滕科弗竟然安然无恙而获得一种特殊光泽。他保持身体健康,并且直到生命终结时,都还在不屑地炫耀他的胜利。他为什么未受感染,在医学上至今依然是一个谜。但在心理学上则不是什么秘密。时不时总会出现这样一些人,他们对明显的事实总有特别强大的抵抗力。啊,你我都不是佩滕科弗,这是多么惬意和荣lt;br /->幸呀!lt;br /->lt;br /->《科学家轶事》,瓦茨瓦夫?戈勒博维奇著,华沙:大众科学出版社,1968年。lt;br /->lt;br /->lt;br /->被惊吓的重要lt;br /->lt;br /->一位想象力颇为丰富的作家被要求为儿童写点什么。“太好了,”他大呼,“我正好有个主意,想写一个女巫。”出版社的女士们赶忙摆手:“什么都行,就是别写女巫;你千万别惊吓孩子们。”“那么,写商店里的玩具行吗,”作家问道,“那些眼睛圆鼓鼓、浑身红毛的泰迪熊?”我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儿童都喜欢被童话故事惊吓。他们天生就需要体验强有力的情绪。安徒生吓坏儿童,但我敢肯定,没有任何儿童记恨他,哪怕在他们长大之后也不。他那些奇妙的故事充满无疑是超自然的生命,更别说那些会讲话的动物和健谈的木桶。在这个兄弟会中,并非每个人都是无害和好心肠的。常出现的人物是死神,它是一个毫不留情者,出其不意地潜入幸福的中心,夺走出色的人,被喜爱的人。安徒生对儿童是非常认真的。他不仅跟他们讲人生的快乐冒险,而且讲人生的痛苦,人生的悲惨,人生经常不该有的失败。他那些充满稀奇古怪的生物的童话,要比今天成吨成吨的儿童故事更现实,后者苦苦追求真实性,躲避奇迹,视奇迹如瘟疫。安徒生有勇气,敢于写不快乐结局的故事。他相信你必须努力向善,不是因为善有善报(如同今天的道德故事不懈地宣传的,尽管真实生活中未必如此),而是因为恶源自智力和情感的发育不良,它是贫困的一种形式,我们必须避开它。还有,他的故事很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如果没有那些不同层次的幽默,从温厚的笑到公开的嘲弄,他就不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我觉得,如果他只是善良的化身,他也就不会成为这么一个伟大的道德家。他不是。他有他的奇想,也有他的弱点,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个讨厌鬼。据说,安徒生探访狄更斯时,狄更斯首先感激那一天,然后欢欢喜喜进入一个摆满欢迎花束的小房间。但第二天他感激的,是那一天把他的客人带回其哥本哈根的浓雾里去。似乎这两位有着如此多共同点的作家,原应相视莫逆,至死不渝才对。唉,事情就是这样。lt;br /->lt;br /->《童话》第五版(想想吧!),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著,波兰语译本,斯特凡妮娅?贝林、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译,华沙:国家出版社,1969年。lt;/p->显示全部信息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