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胡炜权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详情 | 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755525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世界史->日本史 |
作者介绍 | 胡炜权,生于1985年,中国香港人。留学日本十一载,专攻日本中古史,2019年于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毕业。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系副教授,讲授日本史和东北亚古代关系史。立志做好科普,将其视为与学术研究同样重要的事业。 |
内容简介 | |
内容试读 | 明智光秀的为人处世虽然没能证实光秀曾经行医,但我们可以推断他具备一些医学知识。不过,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翻阅光秀现存于世的书信(约二百余份),能经常看到光秀慰问对方的健康和伤情。从朋友到刚从属自己的丹波国领主,再到家臣,光秀都会在写信时特意问候,甚至给予一些建议。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我回到京都附近的时候,听说您被战伤烦扰,实在让我担心不已。当下时分还请您一定要好好疗伤静养,这事十分重要。这次出兵丹波的事让您费心对应,您养伤的事,更让我感到忧心。请快点找可靠的医师给您治疗,待您病情好转后,我来到丹波时再见面吧。(《西教寺文书》)这是天正三年(1575) 九月,光秀写给留守在丹波的家臣小畠左马进的慰问信。书信的内容充分显示了光秀温情的一面,这些慰问信在现存的光秀书信里为数不少,可以肯定是光秀的真情流露,没有一丝造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光秀诚心慰问身边人的行为理解为一种处世之术。正所谓“出门靠朋友”,多交朋友多交心,少一些敌人,在乱世中总归是好事。除此之外,还有一则事例充分显示了光秀的人情味。元龟四年(1573)五月,光秀给跟他甚有渊源的近江国坂本西教寺捐献(当时称为“寄进”)了一些钱财。目的是要吊唁为他英勇作战而牺牲的十八名家臣。而且,光秀写给西教寺的捐献文书里,清楚列出了十八名家臣的姓名、大部分人的阵亡日期,以及捐献的吊唁金(每人一斗二升)。日本战国时代大小战事频仍,天灾常临。身边的亲人、家臣,甚至自己都有可能随时死去,朝不保夕、生离死别可说是司空见惯。在这样的世道里,我们从史料里不难看到战国武将们慰问死者家属、保障其遗产完整的书信和文件。但是,主君主动地为家臣吊唁的史料却十分罕见,非常具有历史价值。由此可见,光秀的这份捐献文书既是少见的珍贵史料,配合上面为数不少的慰问信,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感知光秀的人情味。他重视身边的人,真心关怀他们。日后,当他的重臣斋藤利三被信长压迫、生命受到威胁,可能就是这种性格,成为了其中一个促使光秀突然起事谋反的因素吧。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看到了光秀对身边人的关怀和温情。那么,在本能寺之变前,光秀对其主君信长又是怎样的呢?在正文,我们知道光秀自从加入织田家后,可谓是尽忠职守,不敢怠慢。而信长在处罚老臣佐久间信盛、信荣父子时,就曾经重点表扬光秀在丹波平定战的功勋卓著。其实信长还赞赏过光秀,不过不是在公开场合,而是在天正二年(1574)七月,信长出兵讨伐长岛一揆,在那里回复光秀报告在摄津、河内的战况时说:你的报告十分详实,让我如临现场。(《玉证鉴 (三)》)lt;p->明智光秀的为人处世lt;br /->虽然没能证实光秀曾经行医,但我们可以推断他具备一些医学知识。不过,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翻阅光秀现存于世的书信(约二百余份),能经常看到光秀慰问对方的健康和伤情。从朋友到刚从属自己的丹波国领主,再到家臣,光秀都会在写信时特意问候,甚至给予一些建议。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lt;br /->我回到京都附近的时候,听说您被战伤烦扰,实在让我担心不已。当下时分还请您一定要好好疗伤静养,这事十分重要。这次出兵丹波的事让您费心对应,您养伤的事,更让我感到忧心。请快点找可靠的医师给您治疗,待您病情好转后,我来到丹波时再见面吧。(《西教寺文书》)lt;br /->这是天正三年(1575) 九月,光秀写给留守在丹波的家臣小畠左马进的慰问信。书信的内容充分显示了光秀温情的一面,这些慰问信在现存的光秀书信里为数不少,可以肯定是光秀的真情流露,没有一丝造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光秀诚心慰问身边人的行为理解为一种处世之术。正所谓“出门靠朋友”,多交朋友多交心,少一些敌人,在乱世中总归是好事。lt;br /->除此之外,还有一则事例充分显示了光秀的人情味。元龟四年(1573)五月,光秀给跟他甚有渊源的近江国坂本西教寺捐献(当时称为“寄进”)了一些钱财。目的是要吊唁为他英勇作战而牺牲的十八名家臣。而且,光秀写给西教寺的捐献文书里,清楚列出了十八名家臣的姓名、大部分人的阵亡日期,以及捐献的吊唁金(每人一斗二升)。lt;br /->日本战国时代大小战事频仍,天灾常临。身边的亲人、家臣,甚至自己都有可能随时死去,朝不保夕、生离死别可说是司空见惯。在这样的世道里,我们从史料里不难看到战国武将们慰问死者家属、保障其遗产完整的书信和文件。但是,主君主动地为家臣吊唁的史料却十分罕见,非常具有历史价值。由此可见,光秀的这份捐献文书既是少见的珍贵史料,配合上面为数不少的慰问信,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感知光秀的人情味。他重视身边的人,真心关怀他们。日后,当他的重臣斋藤利三被信长压迫、生命受到威胁,可能就是这种性格,成为了其中一个促使光秀突然起事谋反的因素吧。lt;br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看到了光秀对身边人的关怀和温情。那么,在本能寺之变前,光秀对其主君信长又是怎样的呢?在正文,我们知道光秀自从加入织田家后,可谓是尽忠职守,不敢怠慢。而信长在处罚老臣佐久间信盛、信荣父子时,就曾经重点表扬光秀在丹波平定战的功勋卓著。其实信长还赞赏过光秀,不过不是在公开场合,而是在天正二年(1574)七月,信长出兵讨伐长岛一揆,在那里回复光秀报告在摄津、河内的战况时说:lt;br /->你的报告十分详实,让我如临现场。(《玉证鉴 (三)》)lt;br /->这种赞赏可能比不上后来当着家臣们的面前那样光荣,但是,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到信长十分满意光秀的表现,光秀也似乎十分了解信长的喜好。事实上,性格飞扬跋扈的信长一生中很少写内容很长的书信,有史学家分析这充分反映了信长急性子、讨厌长篇大论的个性。相反,信长也自然讨厌家臣们作风拖拉迂腐。也就是说,信长作为人君,期待家臣拿结果说话,而且要简单利索。光秀这份战况报告显然是合格的。lt;br /->有关这个方面,传教士弗洛伊斯在《日本史》里说:lt;br /->为了得到信长的宠爱,光秀竭尽所能地留意观察所有跟信长有关的事宜。lt;br /->这个观察似乎也不是没有依据的。我们提过光秀宴请好友到坂本城做客时,客人看到其卧室就挂有信长的墨宝。还有,自从信长喜欢上“茶汤”(近世茶道的前身),而且把茶具作为功劳奖赏的媒介后,光秀也开始热衷于茶汤和茶会。lt;br /->尤其是当光秀获得信长赐予茶具,以及得到准许开设茶会后,天正六年(1578)正月十一日,他在坂本城举办次茶会,就用上了信长刚于正月朔日赐给他的茶具 “八角釜”。lt;br /->自天正六年开始,每年正月光秀都会在坂本城举行茶会,而且必定用上信长赐予的茶具。这一方面无疑是为了显示自己对信长的敬重,另一方面则是制造某种仪式感,向别人(家臣和客人)强调自己的权势。lt;br /->除了茶具,坂本城内某个手水间(洗手的房间)的墙上还挂着画师牧溪的名画,这也是信长所赐的。另外,在茶会结束后的餐宴里,其中一道“鹤汤”所用的鹤也是信长赐与的。(《天王屋津田宗及会记》)lt;br /->不知道各位读者看到这些记载有什么感想?显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装饰和菜肴大多都跟信长有关,很可能是光秀为了让参加宴会的客人看到这些细节而安排的。因为这些文人茶客也经常跟信长相往来。说到这里,估计已经有不少读者感到疑惑:“究竟这些略显造作的举动是光秀的真情流露,还是虚情假意呢?”lt;br /->我们不妨再举些例子给大家参考。天正三年(1575) 五月,也就是织田信长出兵与德川家康一起在长篠对战武田胜赖的时候,萨摩岛津家的岛津家久上京游览,在友人兼连歌大师里村绍巴的安排下,家久来到坂本一带观光。当时奉命留守后方的光秀知道了家久的到来,先是派人迎接和招待家久到志贺郡一带游览。后来,光秀也亲自跟家久会面,并且设宴款待。酒宴过后,家久等人打算玩游戏助兴。就在这个时候,光秀跟家久说:lt;br /->我家主公正出兵在外,我在这里游戏作乐,这成何体统呢?(《中书家久公御上lt;/p->显示全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