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慈欣 |
出版社 | 读客文化 |
详情 |
总目录 刘慈欣2018克拉克奖获奖感言 三体I 目录 第一章 科学边界 第二章 台球 第三章 射手和农场主 第四章 三体、周文王、长夜 第五章 叶文洁 第六章 宇宙闪烁之一 第七章 疯狂年代 第八章 寂静的春天 第九章 红岸之一 第十章 宇宙闪烁之二 第十一章 大史 第十二章 三体、墨子、烈焰 第十三章 红岸之二 第十四章 红岸之三 第十五章 红岸之四 第十六章 三体、哥白尼、宇宙橄榄球、三日凌空 第十七章 三体问题 第十八章 三体、牛顿、冯·诺伊曼、秦始皇、三日连珠 第十九章 聚会 第二十章 三体、爱因斯坦、单摆、大撕裂 第二十一章 三体、远征 第二十二章 地球叛军 第二十三章 红岸之五 第二十四章 红岸之六 第二十五章 叛乱 第二十六章 雷志成、杨卫宁之死 第二十七章 无人忏悔 第二十八章 伊文斯 第二十九章 第二红岸基地 第三十章 地球三体运动 第三十一章 两个质子 第三十二章 古筝行动 第三十三章 监听员 第三十四章 智子 第三十五章 虫子 第三十六章 尾声·遗址 后记 三体II·黑暗森林 目录 序章 上部 面壁者 中部 咒语 下部 黑暗森林 三体III·死神永生 目录 纪年对照表 《时间之外的往事》 序言(节选) 第一部 公元1453年5月,魔法师之死 第二部 威慑纪元12年,“青铜世纪”号 第三部 广播纪元7年,程心 第四部 掩体纪元11年,掩体世界 第五部 掩体纪元67年,银河系猎户旋臂 第六部 银河纪元409年,我们的星星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 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始向地球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推荐语】相关推荐:三体中的物理学 《三体》的幻想源于经典物理中的三体问题,即三个体积质量相当的天体,在远离其它星系以致其它星系的引力影响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三个天体在互相引力的作用下互相围绕运行,其运行轨迹将产生不可预测的混沌。很多年来,数学家们一直希望能建立三体乃至多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可遗憾的是,得到的结果仅仅是三体问题在非限制条件下的不可解。刘慈欣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事实,用大胆的想象和严谨的推断,在三体星系的行星中构建了一个外星文明形态,并描绘了该文明在如同不可捉摸的命运一般的“恒纪元”与“乱纪元”[注1]的轮替中,数百次的毁灭和重生。三体的故事有着广袤的时间与空间纬度,其以明暗两条线索发展,一条描述了科学家叶文洁在目睹了文革的疯狂与愚昧之后,痛苦的思索着后工业时代对人本复归的扼杀以及人类文明种种深骨髓的病态,在一次偶然的科学实验中,她利用太阳作为发射天线,向宇宙中发出了人类文明存在的信号,多年后,她竟然收到了来自另外一个文明的回复,该回复用急促的句子阻止着地球人一步的沟通,因为“如果你们的世界被定位,那么你们将被侵”,但是出于对人类文明的绝望以及对外来高等智慧道德观念的美好幻想,叶文洁毅然的向太空中发射了回复的信息,向外星文明表示“人类文明病膏肓,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改造”……于是,三体世界的舰队始向地球前,并通过“智子”[注2]锁死了地球科技的步,使地球文明不至于在四百年后三体舰队到达地球时已经远远的超过三体世界的文明水平,同时,叶文洁也组织起所有地球上对人类文明深感厌倦的力量,成为地球上的三体叛军。另一条暗线则描述了三体文明的大致形态,由于三体星系运行的混沌,该文明一直生活在朝不保夕的不可预测当中,乃至于其文明经历了数百次的毁灭与重生,*后,他们抛弃了一切的人文情感,建立起一种机械般精确却冰冷的社会形态。 刘在《后记》中介绍,他希望描述一个零道德的宇宙图景,但是《三体》本身却并非是零道德的,它充满了对于人类社会的道德反思,从极权社会人性的泯灭,到人类追求利益的那条鲜血淋漓的途径,再到后工业时代的人类沙文主义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他精确的描述了人类社会产生的罪恶以及现代主义所担忧的科学、技术、工业给人文世界带来的冲,并通过道德碰撞营造出戏剧冲突。刘本身在《三体》中未介作任何的道德论断——事实上,虽然作为“反派”出现,叶文洁们所拥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却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但是这篇文章却处处透射出对真理、美好、平等等普遍伦理的向往,并闪现出不少的个体光辉,值得我们献上**的赞礼。 《三体》的文字更像是一篇纪实文学,在前半段,我甚至完全把《三体》看成是一次对历史的控诉与批判,这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厚度,《三体》虽然不是描述文革的小说,文革也差不多只占了六分之一的篇幅,但是这个精彩的篇却加深了小说的道德寓意,乃至于其始终萦绕全篇。这类扎根在现实基础上的科学幻想,需要更为深厚的科普功底,乃至于刘自己都说,很容易写成“即无小说的生动,又无科普的正确”,不过刘的确做到了“小说的生动”与“科普的正确”,其在小说中涉及知识面可谓庞杂,包括基本粒子、天体研究、经典物理、纳米材料、计算机、数学、历史……细节上的优秀举不胜举,包括那个三体星系的外星文明,简直就是《1984》的外星版!刘展现出的底蕴不得不让人惊叹,我得说,这一篇硬科幻即使不能称上*好,也已然挤身**秀的作品之列。不过,个人以为,《三体》**明之处并不在于其情节之“悬”与科幻之“硬”,而是在于其对零道德宇宙的构想,他将相对主义从人类社会之间升级到智慧文明与智慧文明之间,由于文明彼此都采用利于自身利益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了全宇宙范围内普遍伦理观念的缺失——即零道德的宇宙。这是一个如此显而易见的隐寓,当我们将范围再缩小的人类文明的程度,这岂不就是一个零道德的世界诞生的深刻内因? 然而刘却并没有因此绝望。在《三体》里,有一个无足轻重的三体人在收到叶文洁的讯号以后,发出了阻止地球人一步联络的警告信号,其对人类世界的同情与其个人英雄主义般的正直感超越了文明、种族的界限,这样的个体也正是道德宇宙能够建立,文明能和平共存的希望所在。而树立这样的个体范本,显然也正是作者*终的期望。 在结尾处,三体人成功的锁死了地球人的科技步,三体的舰队将在四百年后到达地球,面对四百年后被毁灭的命运,科学家意志消沉,小说中的人物大史为了让他们振作起来,带他们来到一处郊外,那里正闹蝗灾,大史告诉科学家,相比人类与三体人,蝗虫与人类的技术差距更大,人类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希望灭绝蝗虫,但是蝗虫依然傲然于天地间。三体人与人类同样没有意识到的是,“虫子从未被消灭过”! 至此,《三体》展现出更为宏大的精神内涵,体现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在追求生存与平等时那强大的生命的尊严!【作者】刘慈欣,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刘慈欣,出生于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系,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并始赢得读者的喝彩。1999年发表篇作品──短篇小说《鲸歌》,同年首次以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刘慈欣迄今为止重要的作品“三体三部曲”(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更是备受读者与媒体的赞誉,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所获奖励 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一届)一等奖:《带上她的眼睛》 2000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二届)特等奖:《流浪地球》 2001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三届):《全频带阻塞干扰》 2001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三届)读者提名奖:《乡村教师》 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四届):《中国太阳》 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四届)读者提名奖:《朝闻道》、《吞食者》 2003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五届):《地球大炮》 2003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五届)读者提名奖:《诗云》、《思想者》 2004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六届):《镜子》 2004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六届)读者提名奖:《圆圆的肥皂泡》 200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七届):《赡养人类》 2006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八届)特别奖:《三体》 2010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二十二届)特等奖:《三体III:死神永生》 |
内容试读 |